10个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资源保护 | 第8-11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的概况 | 第8页 |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8-10页 |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理论探索和保护形式 | 第10-11页 |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理论 | 第10-11页 |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形式 | 第11页 |
·我国山羊遗传资源概况 | 第11-15页 |
·山羊在分类学中的地位 | 第11-12页 |
·中国山羊的起源和进化 | 第12-13页 |
·中国山羊品种的类型、分布和现状 | 第13-14页 |
·本研究山羊品种简介 | 第14-15页 |
·山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5页 |
·细胞学水平 | 第15-16页 |
·生化水平 | 第16页 |
·DNA水平 | 第16-17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17-20页 |
·微卫星产生的机制 | 第18页 |
·微卫星的结构及分布 | 第18页 |
·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特性 | 第18-19页 |
·微卫星标记在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ABI3130XL遗传分析仪使用的化学试剂 | 第24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血样采集和DNA提取 | 第25-26页 |
·微卫星引物和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26-29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26-28页 |
·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28-29页 |
·微卫星DNA多态性检测 | 第29-31页 |
·制聚丙烯酰胺凝胶 | 第2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银染 | 第29页 |
·ABI3130XL遗传分析仪的工作流程 | 第29-31页 |
·统计分析软件、主要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31-35页 |
·统计分析软件 | 第31-32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DNA的提取 | 第35页 |
·ABI3130XL遗传分析仪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37-42页 |
·等位基因数目和频率 | 第37-40页 |
·优势等位基因频率 | 第40-41页 |
·共有等位基因 | 第41页 |
·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 | 第41-42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42-44页 |
·群体间遗传关系 | 第44-48页 |
·遗传距离 | 第44页 |
·聚类分析 | 第44-4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5-46页 |
·群体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1页 |
·Hardy-Weinberg平衡 | 第48页 |
·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48-49页 |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49-50页 |
·群体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