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及镁合金高效热还原制备新方法的基础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镁及镁合金性质及应用 | 第8-9页 |
| ·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 第8页 |
| ·镁的应用 | 第8-9页 |
| ·镁合金的应用 | 第9页 |
| ·原镁制备技术概述 | 第9-17页 |
| ·热还原法 | 第9-15页 |
| ·电解法 | 第15-17页 |
| ·镁合金制备技术概述 | 第17-20页 |
| ·对掺法 | 第17-18页 |
| ·中间合金引入法 | 第18页 |
| ·电解法 | 第18-19页 |
| ·真空热还原法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2 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热力学及动力学基础 | 第21-31页 |
| ·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热力学基础 | 第21-24页 |
| ·三大传统方法的还原反应热力学 | 第21-22页 |
| ·碳化钙热炼镁反应热力学 | 第22-23页 |
| ·碳热炼镁反应热力学 | 第23-24页 |
| ·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动力学基础 | 第24-31页 |
| ·热还原炼镁反应宏观动力学 | 第25-29页 |
| ·热还原炼镁反应微观动力学 | 第29-31页 |
| 3 热还原制备镁锶合金的实验验证 | 第31-38页 |
| ·实验原料 | 第31页 |
| ·反应物料制备过程 | 第31-32页 |
| ·真空热还原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原料配比 | 第33页 |
| ·压团参数 | 第33-34页 |
|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8页 |
| 4 微粉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新方法 | 第38-47页 |
| ·物料微粉化制备镁及镁合金的工艺过程 | 第38-39页 |
| ·物料微粉化制备镁及镁合金的效应 | 第39-43页 |
| ·同步还原反应物料微纳米化的表面效应 | 第39-40页 |
| ·反应物料微纳米化的催化性质 | 第40-41页 |
| ·反应物料微纳米化的微尺度效应 | 第41-43页 |
| ·炉料的细磨工艺 | 第43-47页 |
| ·物料的抗破碎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 ·破碎物料的粒度与能态 | 第44-47页 |
| 5 球磨/搅拌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新方法 | 第47-53页 |
| ·球磨/搅拌热还原制镁及镁合金工艺过程 | 第47-48页 |
| ·热还原物料的混磨 | 第48-49页 |
| ·细磨介质的材质选择 | 第49-51页 |
| ·磁力密封 | 第51-53页 |
| 6 固-液还原制备镁及镁合金新方法 | 第53-61页 |
| ·固-液还原制备镁及镁合金工艺过程 | 第53-54页 |
| ·液相还原剂的筛选 | 第54-55页 |
| ·硅铜合金炼镁的动力学分析 | 第55-58页 |
| ·硅铜合金熔解过程动力学 | 第55-57页 |
| ·硅铜合金还原反应动力学 | 第57-58页 |
| ·“固-液”还原制备镁面临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58-61页 |
| ·固液悬浮机理及判据 | 第59-60页 |
| ·实现固液混合的途径及方法 | 第60-6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