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国家机关成立单位犯罪的理论困惑与突围路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页
一、法人犯罪主体理论的发展演变第9-15页
 (一) 大陆法系法人犯罪主体概述第9-11页
 (二) 英美法系法人犯罪主体概述第11-13页
 (三) 中国单位犯罪主体概述第13-15页
二、理论困惑的提出第15-19页
 (一) 国家机关是否具有产生犯罪意思的可能性第16-17页
 (二) 国家机关承担刑事责任有无意义第17页
 (三) 惩罚国家机关是否会影响其威信第17-18页
 (四) 基于预防犯罪的目的有无必要规定国家机关犯罪第18页
 (五) 司法实践否定国家机关承担刑事责任的困惑第18-19页
 (六) 对国家机关犯罪实施双罚制的依据第19页
三、突围路径的选择第19-38页
 (一) 国家机关具有产生犯罪意思的可能性第19-22页
  1 国家意志与机关的犯罪意志并不矛盾第19-20页
  2 机关犯罪符合单位犯罪的主观特征第20-22页
 (二) 国家机关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和意义第22-27页
  1 国家机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第22-24页
  2 国家机关承担刑事责任有重要意义第24-27页
 (三) 司法操作困难不能成为否定机关犯罪的理由第27-28页
 (四) 国家机关犯罪双罚制依据的理论进路第28-34页
  1 国家机关犯罪的责任负担与处罚原则第28-29页
  2 机关犯罪双罚制根据诸说的评析与驳斥第29-34页
 (五) 以刑罚目的论解读单位犯罪双罚制的依据第34-38页
  1 规定单位犯罪,实现刑罚的根本目的第35-36页
  2 追究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实现刑罚的直接目的第36页
  3 “罪责自负”原则的例外及其合理性第36-38页
结语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下一篇:贪污罪犯罪对象问题研究--张某侵占单位房屋案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