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0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2页
  1.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12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1. 研究内容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非营利组织及其所得税优惠的基本理论第14-26页
 (一) 非营利组织的概述第14-21页
  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第14-17页
  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第17-20页
  3. 非营利组织的功能第20-21页
 (二) 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法理基础第21-26页
  1. 传统的辅助理论(Subsidy Theory)第21-22页
  2. 税收定义理论(Income Definition Theory)第22-23页
  3. 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Formation Theory)第23页
  4. 捐赠理论(Donative Theory)第23-24页
  5. 利他主义理论(Altruism Theory)第24-26页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优惠制度与缺陷分析第26-40页
 (一) 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立法实践第26-33页
  1. 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所得税优惠第26-29页
  2. 对捐赠人的所得税优惠第29-31页
  3. 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监管第31-33页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缺陷分析第33-40页
  1. “三不区分”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33-36页
  2. 抑制捐赠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36-39页
  3. 缺乏严格的税收监管措施第39-40页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实践及启示第40-54页
 (一)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40-45页
  1. 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所得税优惠第40-42页
  2. 对捐赠人的所得税优惠第42-43页
  3. 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监管第43-45页
 (二)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45-49页
  1. 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所得税优惠第45-47页
  2. 对捐赠人的所得税优惠第47-48页
  3. 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监管第48-49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49-53页
  1. 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所得税优惠第50-51页
  2. 对捐赠人的所得税优惠第51-52页
  3. 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监管第52-53页
 (四) 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实践的启示第53-54页
  1. 建立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理论体系第53页
  2. 明确规定享有所得税优惠的非营利组织范围第53-54页
  3. 给予捐赠人区别的所得税优惠第54页
  4. 实施严格的税收监管制度第54页
四、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制度的构想第54-64页
 (一) 架构非营利组织及其所得税优惠的理论体系第55-57页
  1. 建构非营利组织的理论体系第55页
  2. 发展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理论基础第55-57页
 (二) 明确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立法原则第57-58页
  1. “三区分原则”——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第57页
  2. 公平原则——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规制第57-58页
  3. 效率原则——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激励第58页
 (三) 完善非营利组织所得税优惠的具体制度设计第58-64页
  1. 优化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58-59页
  2. 强化捐赠人的所得税优惠制度第59-61页
  3. 健全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监管制度第61-64页
结语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税人税务隐私权保护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税务和解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