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冰心文学思想的建构 | 第11-23页 |
一、冰心文学思想的传统之根 | 第12-17页 |
(一) 冰心“爱”之内涵是孔孟“仁”之继承 | 第13-14页 |
(二) 冰心文学思想取“仁”之文化心理结构 | 第14-17页 |
二、冰心文学思想的宗教因素 | 第17-23页 |
(一) “泛神论”调和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 引入基督教“上帝”的伟大人格 | 第18-23页 |
第二章 冰心文学思想的特质 | 第23-33页 |
一、“情”“理”结构 | 第23-27页 |
二、道德理想 | 第27-30页 |
(一) 冰心“黄金世界”的建立 | 第27-28页 |
(二) 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 | 第28-30页 |
三、私与公、国家与大同的矛盾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冰心文学思想的形式 | 第33-45页 |
一、体用合一:“冰心体”的形成根源 | 第33-35页 |
二、“白话文言化”的独特向度 | 第35-39页 |
(一) 营造情境:便于传道的良好方式 | 第35-37页 |
(二) 双声叠韵:表现自我的独特方式 | 第37-39页 |
三、“中文西文化”的宗教取向 | 第39-45页 |
(一) 沟通上帝与天使,母亲与孩子 | 第40-41页 |
(二) 象征和类比:《圣经》神学论述方式的借用 | 第41-43页 |
(三) “冰心体”的说教气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冰心文学思想的实践 | 第45-56页 |
一、家庭:高尚思想的发育地和纯洁感情的养成所 | 第45-47页 |
二、张扬母性,寻找理想人格 | 第47-52页 |
(一) 抗战背景下对刚健人格的追寻 | 第48页 |
(二) 揭示女性的人性弱点 | 第48-50页 |
(三) 《关于女人》中的母性和理想人格 | 第50-52页 |
三、关注儿童即关注未来 | 第52-54页 |
四、非文本追寻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冰心作品、译作出版要目 | 第6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