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扬州的文化品质探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 ·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 ·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难点与可能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水与扬州的关系概述 | 第17-29页 |
| ·水韵扬州的成因 | 第17-20页 |
| ·自然环境 | 第17-19页 |
| ·历史渊源 | 第19-20页 |
| ·水与扬州的物质生活 | 第20-26页 |
| ·饮食文化 | 第20-21页 |
| ·服饰风采 | 第21-22页 |
| ·园林建筑 | 第22-24页 |
| ·行路风情 | 第24-25页 |
| ·沐浴休闲 | 第25-26页 |
| ·水与扬州的文学艺术 | 第26-29页 |
| ·文学作品 | 第26-27页 |
| ·音乐舞蹈 | 第27-28页 |
| ·扬州盆景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扬州文化的“水性”特征分析 | 第29-41页 |
| ·灵巧活泼的精致性 | 第29-31页 |
| ·精致和谐的生活方式 | 第30页 |
| ·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 | 第30-31页 |
| ·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 第31-35页 |
| ·雅俗共赏的文化环境 | 第32-33页 |
| ·开放兼容的地域特色 | 第33-35页 |
| ·自强不息的创新性 | 第35-37页 |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第36页 |
| ·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 | 第36-37页 |
| ·刚柔相济的坚韧性 | 第37-41页 |
| ·水滴石穿的坚韧意志 | 第38-39页 |
| ·忠贞不二的爱国情怀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扬州水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 | 第41-47页 |
| ·扬州水文化建设要与城市布局有机结合 | 第41-42页 |
| ·结合水体特征促进城水相融 | 第41-42页 |
| ·优化水系特色提升环境活力 | 第42页 |
| ·扬州水文化建设要完善软硬件建设 | 第42-44页 |
| ·挖掘水系历史丰富文化内涵 | 第42-43页 |
| ·规划活动基地完善硬件设施 | 第43-44页 |
| ·扬州水文化建设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 | 第44-47页 |
| ·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市场化运作 | 第44-45页 |
| ·加强宣传推介重视品牌效应 | 第45-4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