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远景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4页
 第二节 古地理研究现状第14-16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17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五节 完成工作量、取得成果及创新点第19-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5-47页
 第一节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25-38页
 第二节 区域地层第38-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研究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第47-57页
 第一节 早白垩世地层第47-50页
 第二节 层序地层第50-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岩石类型及特征第57-79页
 第一节 砾岩第57-59页
 第二节 砂岩第59-71页
 第三节 泥岩第71-72页
 第四节 煤第72-73页
 第五节 火山岩第73-74页
 第六节 震积岩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79-113页
 第一节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81-93页
 第二节 曲流河三角洲相第93-98页
 第三节 辫状河三角洲相第98-101页
 第四节 湖泊相第101-103页
 第五节 海相及关于海侵问题的探讨第103-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第113-135页
 第一节 岩相古地理编图第113-115页
 第二节 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第115-129页
 第三节 沉积演化第129-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七章 生储盖特征及油气远景分析第135-143页
 一、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135-137页
 二、储层物性特征评价第137-138页
 三、盖层条件第138页
 四、生储盖组合模式第138-139页
 五、生储盖特征及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远景分析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结论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3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53-155页
图版第155-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岭造山带东部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系
下一篇: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