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4页 |
·树状咔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树状咔唑分子的合成进展 | 第13-18页 |
·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咔唑衍生物在双光子吸收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树状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22-25页 |
·金属有机配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性质方面的研究 | 第25-31页 |
·金属有机配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25-28页 |
·镧系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 第28-30页 |
·配合物的常见合成方法 | 第30-31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二章 树状咔唑分子的功能化 | 第44-6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4-47页 |
·试剂 | 第44-46页 |
·仪器 | 第46-47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7-58页 |
·3,6 二溴 N 乙基咔唑(1)的合成 | 第47页 |
·3,6 二咔唑基 N 乙基咔唑(2)的合成 | 第47-48页 |
·四溴 N 乙基三咔唑(3)的合成 | 第48页 |
·N 乙基七咔唑(4)的合成 | 第48-49页 |
·3,6 二碘咔唑(5)的合成 | 第49页 |
·3,6 二碘9 乙基咔唑(6)的合成 | 第49页 |
·3,6 二咔唑基9 乙酰基咔唑(7)的合成 | 第49-50页 |
·3,6 二咔唑基咔唑(8)的合成 | 第50页 |
·化合物3,6 三咔唑基9 乙酰基咔唑(9)的合成 | 第50-51页 |
·目标化合物(10)的合成. | 第51-52页 |
·目标化合物(11)的合成 | 第52页 |
·目标化合物12 的合成 | 第52-53页 |
·目标化合物(13)的合成 | 第53-54页 |
·N (3,4’二甲苯基) 4 溴1,8 萘胺的合成(BrNP) | 第54页 |
·4 咔唑 N (3,,4’ 二甲苯) 1,8 萘胺(CNP)的合成 | 第54-55页 |
·4 (三咔唑基) N (3,,4’ 二甲苯) 1,8 萘胺(16)的合成 | 第55页 |
·配位聚合物[La(C_6H_4NO_3)(C_2O_4)(H_2O)_2]_n(1)的合成 | 第55页 |
·配合物[GdCu(nic)_2(ox)_(0.5)Br(H_2O)_2]_n(17)的合成(2) | 第55-56页 |
·配合物[ErCu(2-pzc)_2(ox)Br(H_2O)_4 4(H_2O)]_n(3)的合成 | 第56-57页 |
·配位聚合物{[Mn_2(4',4-hbc)_4(4',4-Hhbc)_2(H_2O)].H_2O}_n(4)的合成 | 第57页 |
·配位聚合物{[Co(4',4-hbc) 2 (4,4'-bpy)].H_2O}_n(5)的合成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树状分子的合成 | 第58页 |
·配合物(1)、(2)、(3)、(4)、(5)的结构确认 | 第58-59页 |
·乌尔曼反应的条件优化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树状咔唑的光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及理论研究 | 第61-74页 |
·树状咔唑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能 | 第61-64页 |
·化合物2 和4 的光物理性能 | 第61-63页 |
·化合物10 和12 的光物理性能 | 第63-64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64-65页 |
·化合物4 的电化学性能 | 第64-65页 |
·化合物10 和12 的电化学性能 | 第65页 |
·树状分子的理论研究 | 第65-66页 |
·树状咔唑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66-71页 |
·DSSC 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67-70页 |
·目标化合物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第70-71页 |
·树状咔唑衍生物双光子吸收性能 | 第71-73页 |
·化合物2 和化合物4 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71-72页 |
·化合物10 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72页 |
·化合物12 的非线性双光子吸收性质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具有非线性光学镧系金属有机配合物性能研究 | 第74-92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74-76页 |
·[La(C_6H_4NO_3)(C_2O_4)(H_2O)_2]_n 的结构测定 | 第74-75页 |
·[GdCu(nic)_2(ox)_(0.5)Br(H_2O)_2]_n 的结构测定 | 第75-76页 |
·[ErCu(2-pzc)_2(ox)Br(H_2O)_4 4(H_2O)]_n 的结构测定 | 第76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76-83页 |
·[La(C_6H_4NO_3)(C_2O)_4)(H_2O)_2]_n 的晶体结构 | 第76-79页 |
·[GdCu(nic)_2(ox)_(0.5)Br(H_2O)_2]_n 的晶体结构 | 第79-81页 |
·[ErCu(2-pzc)_2(ox)Br(H_2O)_4 4(H_2O)]_n 的晶体结构 | 第81-83页 |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83-84页 |
·配合物[GdCu(nic)_2(ox)_(0.5)Br(H_2O)_2]_n 的热稳定性 | 第83页 |
·配合物[ErCu(2-pzc)_2(ox)Br(H_2O)_4 4(H_2O)]_n 的热稳定性 | 第83-84页 |
·配合物[GDCU(NIC)_2(OX)_(0.5)Br(H_2O)_2]_n 的磁性研究 | 第84-85页 |
·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85-89页 |
·配合物[La(C_6H_4NO_3)(C_2O_4)(H_2O)_2]_n 的非线性吸收性质的测试 | 第86-88页 |
·配合物[La(C_6H_4NO_3)(C_2O_4)(H_2O)_2]_n 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浓度依赖关系 | 第88-89页 |
·配合物 1 的单色光泵浦-探测实验 | 第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五章 4-羧基-4,-羟基联苯与钴、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92-104页 |
·配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92-93页 |
·{[Mn_2(4',4-hbc)_4(4',4-Hhbc)_2(H_2O)].H_2O}_n 的结构测定 | 第92-93页 |
·{[Co(4',4-hbc) 2 (4,4'-bpy)].H_2O}_n 的结构测定 | 第93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93-98页 |
·{[Mn_2(4',4 hbc)_4(4',4-Hhbc)_2(H_2O)].H_2O}_n 的晶体结构 | 第93-95页 |
·配位聚合物{[Co(4',4-hbc) 2 (4,4'-bpy)].H_2O}_n 的晶体结构 | 第95-98页 |
·晶体化合物的光学性能 | 第98页 |
·{[Mn_2(4',4-hbc)_4(4',4-Hhbc)_2(H_2O)].H_2O}_n 的荧光性质 | 第98页 |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98-99页 |
·配合物{[Mn_2(4',4-hbc)_4(4',4 H_2hbc)_2(H_2O)].H_2O}_n 的热稳定性 | 第98-99页 |
·配合物{[Co(4',4-hbc) 2 (4,4'-bpy)].H_2O}_n 的热稳定性 | 第99页 |
·配合物{[CO(4',4-hbc) 2 (4,4'-bpy)].H_2O}_n 的磁性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附图 | 第106-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