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网络环境下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5页
     ·选题依据第11-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页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5-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应用现状第17-18页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18页
     ·研究目标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技术路线和主要方法第18-19页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及相关技术第21-38页
   ·地理信息服务概述第21-23页
     ·服务及相关概念第21-22页
     ·地理信息服务的定义第22-23页
     ·地理信息服务分类第23页
   ·网格技术概述第23-31页
     ·网格的基本概念第23-24页
     ·网格的特点第24页
     ·网格的体系结构第24-29页
     ·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第29-30页
     ·网格GIS 的概念第30-31页
   ·网格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支撑技术第31-35页
     ·开放式互操作规范第31-34页
     ·XML 技术第34页
     ·地理标记语言GML第34-35页
     ·WebService第35页
     ·Globus第35页
   ·地理信息网格体系结构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地理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研究第38-47页
   ·传统的地理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第38-41页
     ·基于交换格式的地理数据集成共享第38-39页
     ·直接数据访问模式第39页
     ·公共接口访问模式第39页
     ·基于OGC 标准的开放式服务模式第39-40页
     ·基于WebGIS 数据共享模式第40-41页
   ·面向服务的地理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第41-43页
     ·面向服务的架构第41-42页
     ·基于WebService 的地理数据共享模式第42-43页
     ·基于Service GIS 的地理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第43页
   ·基于网格的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地理数据集成模式第43-45页
     ·设计思想第43-44页
     ·模式体系框架第44页
     ·框架描述第44-45页
     ·客户端应用方式第45页
   ·地理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难点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地理信息服务数据组织与预处理第47-54页
   ·细节层次模型第47-48页
     ·LOD 模型简介第47页
     ·基于四叉树的LOD 模型的算法第47-48页
   ·基于等分辨率的全球四叉树网格剖分模型第48-53页
     ·划分原则第49页
     ·划分思想第49页
     ·分层分块方案第49-52页
     ·数据块的编码与组织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基于网格的地理信息服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第54-70页
   ·服务架构第54-55页
   ·运行原理第55页
   ·服务端设计第55-56页
     ·目录服务器设计第55-56页
     ·数据服务器设计第56页
   ·客户端设计第56-58页
   ·外部接口第58-65页
     ·目录服务器WebService 服务接口第58-59页
     ·数据服务器端Http 访问接口第59页
     ·属性数据查询服务器端Webservice 访问接口第59-61页
     ·客户端中间件动态类库对外接口第61-65页
   ·内部接口设计第65-66页
   ·地理信息服务内容研究第66-67页
   ·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第67-68页
   ·客户端缓存动态管理研究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6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及服务集成实验第70-75页
   ·原型系统的实现第70-72页
     ·目录服务器第70页
     ·数据服务器第70-71页
     ·查询服务器第71-72页
   ·SuperMap Object客户端应用实验第72-73页
   ·AJAX 客户端应用实验第73页
   ·三维GeoGlobe 客户端应用实验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计算机测评系统的研发
下一篇: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