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正文部分 | 第12-35页 |
| 1 引言 | 第12-14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干预方式 | 第14页 |
| ·调查问卷 | 第14-16页 |
| ·研究过程的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质量控制 | 第16-18页 |
| ·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 3 结果 | 第19-28页 |
| ·一般情况 | 第19-24页 |
| ·两种干预方式预防艾滋病活动的效果比较 | 第24-25页 |
| ·研究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相关性 | 第25页 |
| ·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 4 讨论 | 第28-32页 |
| ·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28-29页 |
| ·研究对象生殖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 | 第29页 |
| ·研究对象安全套的使用和认知情况 | 第29页 |
| ·两种干预方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 ·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 | 第30-32页 |
| 5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综述部分 | 第35-51页 |
| 1 引言 | 第35-36页 |
| 2 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性病、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 第36-37页 |
| 3 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高危因素 | 第37-38页 |
| ·性病 | 第37页 |
| ·多性伴 | 第37页 |
| ·非保护性性行为 | 第37页 |
| ·吸毒 | 第37-38页 |
| 4 娱乐场所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的防治现状 | 第38-47页 |
| ·采取适当措施,使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脱离目前职业 | 第39页 |
| ·降低已从事性服务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 第39-45页 |
| ·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 | 第51-5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