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概念解析 | 第14-16页 |
·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规划 | 第14页 |
·城市化、城市化率 | 第14页 |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 | 第14-15页 |
·新农村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 | 第15-16页 |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 | 第16-19页 |
·国内外相关实践 | 第16-18页 |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 | 第18-19页 |
3 河北省农村建设概况 | 第19-23页 |
·河北省概况 | 第19-20页 |
·地理及区位 | 第19页 |
·土地与人口 | 第19页 |
·农业资源 | 第19页 |
·城市化进程 | 第19-20页 |
·河北省农村建设历程回顾 | 第20-23页 |
·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 | 第20-21页 |
·改革开放以后 | 第21-23页 |
4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 第23-35页 |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3-27页 |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存在的难点 | 第23-26页 |
·高速城市化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性分析 | 第26-27页 |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 第27-35页 |
·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 | 第27-29页 |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农村经济活力 | 第29-30页 |
·加大农民科学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 第30-32页 |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32-33页 |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33-34页 |
·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新农村规划 | 第34-35页 |
5 河北省新农村规划研究 | 第35-66页 |
·河北省新农村分类 | 第35-39页 |
·按地理分类 | 第35-37页 |
·按发展条件分类 | 第37-39页 |
·新农村规划的编制理念 | 第39-40页 |
·城乡一体化理念 | 第39页 |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39页 |
·综合的资源开发理念 | 第39-40页 |
·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原则 | 第40-41页 |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 第40页 |
·珍惜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第40页 |
·坚持循序渐进,保证规划的可行性 | 第40页 |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安全 | 第40页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方特色 | 第40-41页 |
·现状村庄规划设计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规划重视不够 | 第41页 |
·对农村生产活动考虑较少 | 第41页 |
·规划用地仍然存在浪费 | 第41页 |
·新农村规划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造成生态、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第41页 |
·规划没有延续原有传统空间,缺少对已有社会结构的关注,导致缺乏特色,千村一面 | 第41-42页 |
·规划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第42页 |
·规划管理和设计队伍薄弱 | 第42页 |
·规划实施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 第42页 |
·河北省新农村规划内容及要点研究 | 第42-66页 |
·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 第42-44页 |
·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 第44-46页 |
·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 | 第46-47页 |
·新农村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第47-49页 |
·新农村基础设施规划 | 第49-52页 |
·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第52-55页 |
·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 | 第55-57页 |
·新农村生产、仓储项目的规划 | 第57-58页 |
·新民居规划 | 第58页 |
·新农村减灾防灾规划 | 第58-61页 |
·新农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第61-63页 |
·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第63-66页 |
6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