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城市防灾公园设计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范围第12-13页
2 防灾公园概述第13-21页
   ·防灾公园的概念第13页
   ·国外防灾公园的发展第13-16页
     ·欧洲国家的减灾第13页
     ·美国公园系统及其防灾规划第13-14页
     ·日本的防灾公园系统第14-16页
   ·我国防灾公园的发展第16-21页
     ·我国古代城市防灾减灾第16-17页
     ·我国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第17-19页
     ·我国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第19-20页
     ·台湾地区的防灾减灾研究第20-21页
3 城市灾害与防灾减灾研究第21-27页
   ·灾害与城市灾害第21-23页
     ·灾害第21页
     ·城市灾害第21页
     ·城市灾害的分类第21-23页
     ·城市灾害的特征第23页
   ·城市防灾与避难疏散第23-27页
     ·城市防灾减灾相关概念第23-24页
     ·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第24-25页
     ·避难疏散行为研究第25-27页
4 城市防灾公园体系研究第27-33页
   ·城市防灾绿地规划第27-28页
     ·一级避灾据点第27-28页
     ·二级避灾据点第28页
     ·救灾通道第28页
   ·防灾公园的绿地属性第28页
   ·防灾公园的防灾机能第28-29页
     ·防洪与防火第28-29页
     ·避难生活第29页
     ·医疗救护第29页
     ·物资运输集散第29页
     ·情报收集与传递第29页
     ·教育与演习第29页
   ·城市防灾公园体系构成第29-32页
     ·中心防灾公园第30页
     ·固定防灾公园第30-31页
     ·紧急防灾公园第31页
     ·避灾通道第31-32页
   ·普通公园防灾化改造第32-33页
5 城市防灾公园规划与设计第33-43页
   ·规划原则第33-34页
     ·安全性原则第33页
     ·均衡布局原则第33页
     ·统筹安排原则第33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33-34页
     ·平灾结合原则第34页
   ·规划程序第34-36页
     ·调查分析第34页
     ·场地选择第34-35页
     ·服务半径界定第35页
     ·制定功能分区第35页
     ·防灾设施选择第35-36页
   ·景观设计第36-39页
     ·出入口设计第36页
     ·道路设计第36-37页
     ·铺装设计第37页
     ·水体设计第37-38页
     ·建筑设计第38页
     ·种植设计第38-39页
   ·防灾设施设计第39-43页
     ·应急供水设施第39页
     ·应急供电设施第39-40页
     ·标识设施第40页
     ·应急厕所第40-41页
     ·通信设施第41页
   ·6 储备设施第41页
     ·医疗救护设施第41-42页
     ·小品设计第42-43页
6 石家庄市防灾公园体系建设第43-58页
   ·石家庄市城市概况第43页
   ·石家庄市潜在灾害第43-44页
     ·地震第43-44页
     ·洪涝灾害第44页
     ·地质灾害第44页
     ·城市火灾第44页
   ·石家庄市防灾规划第44-45页
   ·石家庄市公园绿地分布及存在问题第45-50页
     ·分类解析第45-48页
     ·分区解析第48-49页
     ·综合解析第49-50页
   ·石家庄市防灾公园体系构建第50-55页
     ·调查评估第50-51页
     ·全局分析第51页
     ·优化设计第51-53页
     ·分布实施第53-55页
   ·希望绿洲公园防灾化改造方案第55-58页
     ·公园现状第55页
     ·设计原则第55-56页
     ·游客容量及避灾人数确定第56页
     ·平灾结合功能转换第56页
     ·竖向设计第56-57页
     ·道路与铺装设计第57页
     ·种植设计第57-58页
7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府古城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下一篇: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河北省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