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非理性行为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8-20页 |
·非理性行为和理性行为辨析 | 第18-19页 |
·信息认知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 | 第19页 |
·群体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 | 第19-20页 |
·系统性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 | 第20页 |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 第20-22页 |
·认知心理学对非理性行为的解释 | 第20-22页 |
·社会心理学对非理性行为的解释 | 第22页 |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主要理论及统计方法 | 第22-30页 |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主要理论 | 第23-27页 |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现 | 第31-40页 |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1-34页 |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历程 | 第31-33页 |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现状 | 第33-34页 |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特殊性 | 第34-35页 |
·投资基金的规模经济性 | 第34页 |
·投资基金的外部性 | 第34-35页 |
·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性 | 第35页 |
·中国投资基金市场的投资者非理性表现 | 第35-37页 |
·由个体投资者引发的羊群效应 | 第35-36页 |
·处置效应 | 第36-37页 |
·频繁交易 | 第37页 |
·非理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投资基金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实证分析 | 第40-63页 |
·群体心理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实证分析 | 第40-43页 |
·模型原理和前提假设 | 第40-41页 |
·样本数据及指标选取 | 第41-42页 |
·实证结果 | 第42-43页 |
·系统性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模型原理及其假设 | 第43页 |
·样本数据及指标选取 | 第43-44页 |
·实证结果 | 第44-45页 |
·信息认知偏差引起的非理性行为实证分析 | 第45-60页 |
·模型原理 | 第45-50页 |
·样本数据及指标选取 | 第50页 |
·实证结果 | 第50-60页 |
·实证结论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培育我国投资基金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对策建议 | 第63-66页 |
·提高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时效性 | 第63页 |
·加强基金投资者风险教育 | 第63-64页 |
·改善投资基金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 第64-65页 |
·完善投资基金市场法律规范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