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3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及生物脱氮理论的新发现 | 第13-17页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第13-14页 |
·生物脱氮理论新发现 | 第14-17页 |
·厌氧氨氧化及基于厌氧氨氧化的生物脱氮新工艺 | 第17-23页 |
·厌氧氨氧化概述 | 第17-21页 |
·基于厌氧氨氧化的生物脱氮新工艺 | 第21-23页 |
·FISH技术及在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FISH原理 | 第23-24页 |
·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中常用的探针和目的微生物 | 第24页 |
·FISH技术在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7页 |
2 厌氧生物转盘系统中氨氧化特性研究 | 第37-71页 |
·前言 | 第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42页 |
·试验装置 | 第37-39页 |
·试验废水 | 第39页 |
·接种污泥 | 第39页 |
·启动策略 | 第39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39-4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66页 |
·生物转盘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驯化与富集 | 第42-48页 |
·厌氧氨氧化菌的初步鉴定与分析 | 第48-50页 |
·动力学特性 | 第50-53页 |
·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 | 第53-57页 |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污泥膨胀发生及消除办法 | 第57-61页 |
·提高厌氧氨氧化脱氮能力的几点措施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3 SBR系统中短程硝化特性研究 | 第71-83页 |
·前言 | 第7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1-72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71-72页 |
·试验废水 | 第72页 |
·接种污泥 | 第72页 |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7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80页 |
·短程硝化的实现与运行 | 第72-75页 |
·短程硝化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75-78页 |
·有机物浓度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4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自养脱氮基础研究 | 第83-89页 |
·前言 | 第8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3-84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83-84页 |
·进水水质与试验废水 | 第84页 |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8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7页 |
·SBR系统中NO_2~-的积累 | 第84-85页 |
·以NO_2~-为电子受体的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研究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5 SBR系统中单级限氧自养脱氮基础试验研究 | 第89-109页 |
·前言 | 第8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9-91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 第89-90页 |
·试验废水 | 第90页 |
·接种污泥与诱导方法 | 第90页 |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90-9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1-105页 |
·SBR系统中单级自养脱氮的实现 | 第91-99页 |
·SBR系统中单级自养脱氮途径分析 | 第99-103页 |
·单周期氮素转化特性 | 第103-104页 |
·曝气量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氮素转化影响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109-112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建议 | 第111-11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5-116页 |
发表论文 | 第115-116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