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清单 | 第11-15页 |
目次 | 第15-18页 |
1 绪论 | 第18-43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8-20页 |
·SCC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0-33页 |
·SCC配制技术 | 第23-26页 |
·SCC工作性能及评价 | 第26-29页 |
·硬化SCC性能 | 第29-33页 |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时变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33-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技术路线 | 第36-40页 |
·主要创新点及意义 | 第40-43页 |
2 SCC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第43-72页 |
·SCC配制机理 | 第43-50页 |
·SCC流变学基本原理 | 第43-46页 |
·SCC配制的依据 | 第46-47页 |
·SCC配制材料 | 第47-50页 |
·基于骨料信息的SCC配合比设计 | 第50-62页 |
·配合比设计基本思路及假定 | 第50-51页 |
·骨料比表面积简化计算方法 | 第51-55页 |
·基本组成材料量计算式推导 | 第55-62页 |
·试验配制 | 第62-69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62-64页 |
·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64-66页 |
·技术指标 | 第66页 |
·SCC配合比 | 第66-68页 |
·本文配合比设计方法特点 | 第68-69页 |
·SCC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3 SCC长龄期力学性能及弯拉应变研究 | 第72-104页 |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73-75页 |
·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第73页 |
·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 第73-74页 |
·抗弯拉(抗折)强度试验 | 第74页 |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 | 第74-75页 |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95页 |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75-79页 |
·劈裂抗拉强度 | 第79-82页 |
·轴心抗压强度 | 第82-84页 |
·弹性模量 | 第84-90页 |
·弯拉强度 | 第90-93页 |
·钢筋握裹粘结强度 | 第93-95页 |
·弯拉应变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95-98页 |
·试件制备及测试系统 | 第95-97页 |
·弯拉应变取值 | 第97-98页 |
·弯拉应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98-101页 |
·SCC与对比混凝土弯拉应变试验结果对比 | 第98页 |
·弯拉初裂拉应变随龄期的发展规律 | 第98-100页 |
·弯拉初裂拉应变与强度关系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4页 |
4 SCC耐久性及抗裂性能研究 | 第104-140页 |
·SCC耐久性研究 | 第104-118页 |
·抗渗性试验 | 第104-106页 |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 第106-110页 |
·抗碳化试验 | 第110-118页 |
·SCC收缩抗裂性能研究 | 第118-138页 |
·自由收缩试验 | 第118-129页 |
·抗裂性能研究 | 第129-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5 SCC秦山核电现场试验研究 | 第140-162页 |
·试验柱试验段 | 第140-146页 |
·试验柱简介 | 第140-141页 |
·现场浇筑概要 | 第141-142页 |
·试验柱用ZM35性能 | 第142-143页 |
·试验柱混凝土沉缩测试 | 第143-144页 |
·试验柱ZM35密实性检测 | 第144-146页 |
·试验基础试验段 | 第146-159页 |
·试验基础简介 | 第146-147页 |
·现场浇筑概况 | 第147页 |
·试验基础用ZM35性能 | 第147-149页 |
·试验基础外观质量 | 第149页 |
·试验基础温度、应变测试 | 第149-159页 |
·试验段小结及建议 | 第159-162页 |
6 混凝土温、湿度场的时变效应及其参数识别方法 | 第162-214页 |
·混凝土温度场及参数识别 | 第162-186页 |
·温度场理论模型 | 第162-165页 |
·热力学参数 | 第165-167页 |
·水化热与绝热温升计算模型 | 第167-169页 |
·基于ANSYS优化设计模块的热力学参数识别 | 第169-180页 |
·混凝土性能的温度效应 | 第180-186页 |
·混凝土湿度场及参数识别 | 第186-213页 |
·湿度场理论模型 | 第186-191页 |
·湿度场基本参变量计算模型 | 第191-194页 |
·混凝土湿度与相对湿度关系模型 | 第194-197页 |
·混凝土干湿变形效应 | 第197-198页 |
·湿度场与温度场的相似性 | 第198-199页 |
·基于自由收缩曲线的湿度场参数识别 | 第199-211页 |
·混凝土自由收缩数字试验算例 | 第21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213-214页 |
7 混凝土多场耦合时变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214-275页 |
·混凝土温、湿度应力场时变分析 | 第214-230页 |
·温、湿度应力场分析流程 | 第215-217页 |
·混凝土应力场理论模型 | 第217-221页 |
·温、湿度应力场算例及分析 | 第221-230页 |
·扩散过程中应力损伤及初始缺陷的模拟分析 | 第230-244页 |
·湿度扩散放大因子 | 第231-232页 |
·各向异性湿度扩散放大因子分析实现方法 | 第232-236页 |
·Cl~-与CO_2扩散放大因子 | 第236-237页 |
·湿度场中扩散放大因子与初始缺陷算例分析 | 第237-244页 |
·多场作用下Cl~-、CO_2扩散理论模型及模拟分析框架 | 第244-273页 |
·多场作用下的CO_2扩散理论模型 | 第245-251页 |
·碳化影响下混凝土湿度场控制方程 | 第251-252页 |
·CO_2扩散数字模拟及算例分析 | 第252-257页 |
·多场作用下的Cl~-分布场理论模型 | 第257-264页 |
·Cl~-扩散数字模拟及算例分析 | 第264-271页 |
·多场耦合模拟分析的基本流程框架 | 第271-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273-275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275-278页 |
·结论 | 第275-276页 |
·展望 | 第276-278页 |
参考文献 | 第278-298页 |
作者简历 | 第2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