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耦合集成供能系统建模与能量优化调度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估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估 | 第18-2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1-24页 |
第2章 区域集中供热系统 | 第24-30页 |
引言 | 第24页 |
2.1 热负荷预测 | 第24-27页 |
2.2 区域集中供热系统建模 | 第27-29页 |
2.2.1 电热泵 | 第27-28页 |
2.2.2 模型算法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模型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页 |
3.1 实时电价 | 第30-31页 |
3.2 储能技术 | 第31-35页 |
3.2.1 储能设备的分类 | 第32页 |
3.2.2 蓄电池储能的参数 | 第32-34页 |
3.2.3 蓄电池的基本充放电策略 | 第34-35页 |
3.3 基于实时电价储能系统经济性模型及算法 | 第35-40页 |
3.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35-38页 |
3.3.2 方法实现与算法设计 | 第38-40页 |
3.4 基于实时电价的储能系统经济性模型算例分析 | 第40-47页 |
3.4.1 仿真变量及参数选取 | 第40-41页 |
3.4.2 仿真算例 | 第41-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热-电耦合集成供能系统能量优化调度模型 | 第48-64页 |
引言 | 第48页 |
4.1 热-电耦合集成供能系统模型 | 第48-49页 |
4.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第49-52页 |
4.3 算法实现流程 | 第52-53页 |
4.4 可再生能源日出力曲线场景 | 第53-55页 |
4.4.1 K-means聚类算法 | 第54页 |
4.4.2 可再生能源日出力聚类结果 | 第54-55页 |
4.5 仿真算例 | 第55-62页 |
4.5.1 仿真参数 | 第56-59页 |
4.5.2 仿真算例结果 | 第59-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热-电耦合集成供能系统运行评价 | 第64-70页 |
引言 | 第64页 |
5.1 热-电耦合集成供能系统评价体系 | 第64-65页 |
5.2 能源相关指标 | 第65-67页 |
5.2.1 能源利用效率 | 第66页 |
5.2.2 可再生能源消纳率 | 第66-67页 |
5.3 经济相关指标 | 第67-68页 |
5.4 环境相关指标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