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盆地史前遗存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时空范围 | 第11-13页 |
一、空间范围 | 第11-12页 |
二、时间范围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考古发现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长治盆地史前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 第17-65页 |
第一节 仰韶文化时期遗存的分期、年代与性质 | 第17-36页 |
一、典型遗址的分期 | 第17-30页 |
二、年代与性质 | 第30-36页 |
第二节 龙山时代早期遗存的分期、年代与性质 | 第36-53页 |
一、典型遗址的分期 | 第37-51页 |
二、年代与性质 | 第51-53页 |
第三节 龙山时代晚期遗存的分期、年代与性质 | 第53-65页 |
一、典型遗址的分期 | 第54-62页 |
二、年代与性质 | 第62-65页 |
第三章 长治盆地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第65-74页 |
第一节 仰韶文化时期 | 第65-69页 |
第二节 龙山时代早期 | 第69-71页 |
第三节 龙山时代晚期 | 第71-72页 |
第四节 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途径及历史背景的探索 | 第72-74页 |
第四章 聚落形态研究 | 第74-80页 |
第一节 区域聚落共时性研究 | 第74-77页 |
第二节 区域聚落历时性分析 | 第77-8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长治盆地史前遗址统计表 | 第85-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