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冀东“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依据第10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2页
        1.2.1 对冀东金矿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长城式”金矿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页
    1.4 完成工作量第12-13页
    1.5 取得成果及认识第13-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4-24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14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1页
        2.2.1 基底岩石特征第15-16页
        2.2.2 盖层岩石特征第16-18页
            2.2.2.1 中一上元古界第16-17页
            2.2.2.2 古生界第17页
            2.2.2.3 中生界第17页
            2.2.2.4 新生界第17-18页
        2.2.3 岩浆岩第18-19页
            2.2.3.1 印支期岩浆岩第18页
            2.2.3.2 燕山期岩浆岩第18-19页
        2.2.4 构造第19-21页
            2.2.4.1 褶皱构造第19-20页
            2.2.4.2 断裂构造第20-21页
    2.3 Au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1-24页
第三章 肖营子复式岩体特征第24-34页
    3.1 地质特征第24页
    3.2 岩石学特征第24-25页
    3.3 主量元素特征第25-27页
    3.4 微量元素第27-28页
    3.5 稀土元素第28-30页
    3.6 岩石类型第30页
    3.7 岩浆演化及来源第30-31页
    3.8 构造分析第31-34页
第四章 “长城式”金矿地质特征第34-46页
    4.1 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第34-42页
        4.1.1 小井沟金矿第35-37页
        4.1.2 南沟金矿第37-39页
        4.1.3 军屯金矿第39-42页
    4.2 矿石特征第42-44页
        4.2.1 矿石类型第42页
        4.2.2 矿石矿物成分第42-43页
        4.2.3 金矿物特征第43-44页
        4.2.4 矿石结构构造第44页
    4.3 围岩性变第44-45页
    4.4 矿化富集规律第45-46页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46-58页
    5.1 常量元素化学特征第46-47页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7-49页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9-50页
    5.4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50-54页
        5.4.1 岩相学特征第50-51页
        5.4.2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第51-52页
        5.4.3 流体包裹体密度、压力和成矿深度第52-53页
        5.4.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第53-54页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54-58页
        5.5.1 碳、氧同位素第54页
        5.5.2 氢、氧同位素第54-55页
        5.5.3 硫同位素第55-58页
第六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第58-60页
    6.1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第58页
    6.2 成矿物质来源第58页
    6.3 成矿流体来源第58-59页
    6.4 成矿模式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外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IFS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天然肠衣行业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