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20页 |
一、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 | 第15页 |
二、肠黏膜屏障损伤是肠道微生物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始动 | 第15-16页 |
三、黏液层是构成肠黏膜屏障的第一防线 | 第16-17页 |
四、外源性碳源代谢菌与黏蛋白降解菌的紊乱是肠黏膜屏障损伤的重要诱因 | 第17页 |
五、结合型蒽醌-Sennoside A作为大黄主要的泻下药效成分可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分布 | 第17-20页 |
第二部分 SennosideA诱发肠上皮屏障损伤促进细菌移位 | 第20-35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促进结肠上皮机械屏障的损伤 | 第20-29页 |
第二节 Sennoside A促进结肠上皮黏液屏障的损伤 | 第29-30页 |
第三节 Sennoside A提高结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 | 第30-31页 |
第四节 Sennoside A促进结肠腔体内细菌移位至结肠上皮 | 第31-3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Sennoside A促进黏液降解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富集 | 第35-48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促进A.muciniphila在肠道中的优势生长 | 第35-44页 |
第二节 Sennoside A不直接促进A.muciniphila的优势生长 | 第44-4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Sennoside A抑制产丁酸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丁酸的产生 | 第48-61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抑制产丁酸菌的相对丰度 | 第48-52页 |
第二节 Sennoside A降低肠道内丁酸的含量 | 第52-54页 |
第三节 Sennoside A所致丁酸缺失促进炎性因子分泌以及肠上皮细胞增殖 | 第54-59页 |
第四节 丁酸补充改善Sennoside A所致小鼠促炎因子分泌及过度增殖 | 第59-6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0-61页 |
第五部分 Sennoside A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紊乱是其诱发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的关键 | 第61-69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菌群移植可改变小鼠菌群结构引起的肠黏膜屏障完整性损伤 | 第61-66页 |
第二节 正常菌群移植可逆转Sennoside A所致的菌群结构的改变 | 第66-6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第六部分 Sennoside A诱导结肠低水平炎症以及代谢紊乱 | 第69-77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诱导结肠低水平炎症的发生 | 第69-73页 |
第二节 Sennoside A导致肠道代谢紊乱 | 第73-7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6-77页 |
第七部分 Sennoside A促进炎症相关结肠癌的发展 | 第77-83页 |
第一节 Sennoside A促进AOM/DSS炎症相关结肠癌模型腺瘤的形成 | 第77-79页 |
第二节 Sennoside A升高AOM/DSS炎症相关结肠癌模型的炎症及增殖水平 | 第79-8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1-8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综述 | 第86-92页 |
肠道中的黏蛋白和黏液 | 第86-87页 |
肠黏膜屏障完整性的维持 | 第87-88页 |
黏液层的免疫防御功能 | 第88页 |
外部黏液层是宿主共生微生物的栖息地 | 第88-89页 |
主要的黏液降解菌群-A kkermansia muciniphila | 第89-90页 |
黏液的降解促进结肠上皮紧密连接的破坏 | 第90页 |
结肠黏膜屏障的缺陷促进了病原体的侵入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附录 | 第103-10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