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8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高速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2 概率成形编码调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速相干光通信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 第25-53页 |
2.1 高速相干光通信架构 | 第25-28页 |
2.2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仿真及信号均衡算法 | 第28-44页 |
2.2.1 I/Q不平衡对系统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2 色度色散对系统的影响 | 第30-32页 |
2.2.3 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 | 第32-34页 |
2.2.4 激光器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 第34-38页 |
2.2.5 16QAM调制相干光系统中的链路特性仿真 | 第38-44页 |
2.3 W波段PDM-QPSK调制ROF实验方案DSP算法验证 | 第44-46页 |
2.4 可实现信息速率模型研究 | 第46-52页 |
2.4.1 信道容量 | 第47-50页 |
2.4.2 互信息估算 | 第50-51页 |
2.4.3 广义互信息 | 第51-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概率成形高阶QAM调制方案研究 | 第53-78页 |
3.1 高阶QAM | 第53-54页 |
3.2 概率成形技术的基本模型 | 第54-58页 |
3.3 概率成形与高阶QAM和FEC编码的联合仿真 | 第58-70页 |
3.3.1 FEC | 第58-60页 |
3.3.2 概率成形编码调制系统架构 | 第60-64页 |
3.3.3 GMI和NGMI | 第64-70页 |
3.4 概率成形星形/方形16QAM相干探测方案研究 | 第70-77页 |
3.4.1 概率成形星形/方形16QAM调制方案数值仿真 | 第70-73页 |
3.4.2 概率成形星形/方形16QAM调制零差相干系统方案实验验证 | 第73-7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四章 基于概率成形的外差相干探测ROF系统方案研究 | 第78-100页 |
4.1 概率成形外差相干探测ROF系统方案研究 | 第78-89页 |
4.1.1 概率成形外差相干探测系统方案仿真 | 第79-82页 |
4.1.2 概率成形PDM-16QAM调制外差相干系统方案实验验证 | 第82-86页 |
4.1.3 概率成形16QAM调制40 m无线传输ROF系统方案实验验证 | 第86-89页 |
4.2 基于并行双MZM的多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研究 | 第89-98页 |
4.2.1 基于并行双MZM的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系统架构 | 第90-91页 |
4.2.2 基于并行双MZM的多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仿真 | 第91-94页 |
4.2.3 基于并行双MZM的多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实验验证 | 第94-9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基于非规则概率成形的高速光传输方案研究 | 第100-118页 |
5.1 基于阶梯型概率模型的灵活概率成形PON方案研究 | 第100-108页 |
5.1.1 阶梯型概率成形模型设计 | 第102-104页 |
5.1.2 阶梯型概率成形CAP-64调制IM/DD系统方案实验验证 | 第104-108页 |
5.2 基于修正高斯概率模型的增强型概率成形CAP-9方案研究 | 第108-117页 |
5.2.1 修正高斯概率成形CAP-9模型设计 | 第109-113页 |
5.2.2 修正高斯概率成形CAP-9调制IM/DD系统方案实验验证 | 第113-11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6.1 总结 | 第118-119页 |
6.2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附录: 缩略语列表 | 第134-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