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市监察委干部培训的现状和改革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9-18页 |
(一)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课题背景 | 第9页 |
2.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五) 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1.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2.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二 我国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的现状分析 | 第18-26页 |
(一) 我国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1.开展干部培训是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18页 |
2.开展干部培训是监察机关依法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 | 第18-19页 |
3.开展干部培训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建设的传统经验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的方针 | 第20-23页 |
1.坚持把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 第20-21页 |
2.坚持党纪和法律教育“两手抓” | 第21-22页 |
3.坚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育 | 第22-23页 |
(三) H市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工作的情况 | 第23-25页 |
1.H市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工作的时代背景 | 第23页 |
2.H市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3.H市监察委干部培训工作的基本方法 | 第24-25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三 H市监察委员会干部培训工作的问题 | 第26-35页 |
(一) 干部培训内容不够全面 | 第26-28页 |
1.缺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关内容 | 第26-28页 |
2.缺乏监察工作常用相关学科相关内容 | 第28页 |
(二) 参训干部不够积极 | 第28-29页 |
1.工学矛盾客观上影响学习状态 | 第28-29页 |
2.部分干部主观上学习热情不高 | 第29页 |
(三) 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 第29-32页 |
1.培训师资力量差异大 | 第30页 |
2.培训效果评估形式化 | 第30-32页 |
(四) 培训资源利用率低 | 第32-34页 |
1.培训资源的价值被低估 | 第32-33页 |
2.培训资源缺乏统一管理 | 第33-34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四 H市监察委员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一) 政治站位不高 | 第35-37页 |
1.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 第35-36页 |
2.基层监察委工作具有局限性 | 第36-37页 |
(二) 培训理念落后 | 第37-38页 |
1.传统培训模式难以应对工学矛盾 | 第37页 |
2.培训效益无法满足参训干部需求 | 第37-38页 |
(三) 培训体系不完善 | 第38-39页 |
1.培训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 | 第38-39页 |
2.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39页 |
(四) 培训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1.缺乏参训人员的反馈机制 | 第39-40页 |
2.缺乏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 | 第40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五 完善H市监察干部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41-50页 |
(一) 提高政治站位 | 第41-42页 |
1.深刻认识监察工作本质的政治属性 | 第41页 |
2.构建合理规范的培训指导体系 | 第41-42页 |
(二) 坚持以人为本 | 第42-44页 |
1.创新培训模式,解决工学矛盾 | 第42-43页 |
2.强化工学依存,形成良性循环 | 第43-44页 |
3.健全相关制度,提高培训效益 | 第44页 |
(三) 完善培训体系 | 第44-46页 |
1.构建市场化培训资本结构 | 第44-45页 |
2.健全科学培训评估体系 | 第45-46页 |
(四) 健全制度机制 | 第46-48页 |
1.建立参训人员的反馈机制 | 第47-48页 |
2.建立培训资源的共享机制 | 第48页 |
(五)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六 总结及展望 | 第50-52页 |
(一)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0-51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