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表面活性剂论文

新型Gemini季铵盐柴油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及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柴油乳化原因第13-14页
        1.2.1 乳化的内在原因第13页
        1.2.2 乳化的外在原因第13-14页
    1.3 常见破乳方法第14-16页
        1.3.1 物理破乳法第14页
        1.3.2 化学破乳法第14-15页
        1.3.3 膜破乳法第15页
        1.3.4 生物破乳法第15页
        1.3.5 联合破乳法第15-16页
    1.4 破乳剂类型第16-17页
        1.4.1 阳离子型破乳剂第16页
        1.4.2 阴离子型破乳剂第16页
        1.4.3 非离子型破乳剂第16-17页
        1.4.4 两型离子型破乳剂第17页
    1.5 阳离子破乳剂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5.1 阳离子破乳剂种类及应用第18-19页
        1.5.2 阳离子破乳剂的破乳机理第19-20页
    1.6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新型Gemini季铵盐在柴油/水体系中的破乳性能研究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第23-25页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3-24页
        2.2.2 部分试剂的处理第24-25页
    2.3 测试方法第25页
        2.3.1 破乳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第25页
        2.3.2 动态光散射测定第2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2.4.1 时间对分油率的影响第25-29页
        2.4.2 温度对分油率的影响第29-30页
        2.4.3 pH值对分油率的影响第30-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新型Gemini季铵盐的破乳机理研究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4页
        3.2.1 主要仪器第33页
        3.2.2 测试方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3.3.1 静态界面张力第34页
        3.3.2 动态界面张力第34-36页
        3.3.3 界面粘弹性第36-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新型Gemini季铵盐在模拟油体系中的破乳性能研究第41-4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第41-42页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41页
        4.2.2 部分试剂的处理第41-42页
    4.3 测试方法第4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4.1 80 ppm环烷酸钠的破乳性能第42-45页
        4.4.2 100 ppm环烷酸钠的破乳性能第45-46页
        4.4.3 120 ppm环烷酸钠的破乳性能第46-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50页
    5.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2微泡技术用于粉煤灰浸出液提取SiO2
下一篇:萌发藜麦芽发酵浓浆工艺及体外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