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俄罗斯远东开发:路径、潜能与挑战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0页
    第一节 为什么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可以为理论创新提供铺垫第14-18页
        1.远东西伯利亚:一般进程的特殊性第15-16页
        2.问题的提出:当代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第16-18页
    第二节 已有研究积累的贡献与问题第18-22页
        1.远东西伯利亚历史研究第18-19页
        2.远东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第19-20页
        3.远东西伯利亚经济现代化研究第20页
        4.远东西伯利亚区域经济研究第20-22页
    第三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呼唤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第22-36页
        1.国家与市场的基本关系第25-28页
        2.国际经济发展与大国合作的关系第28-30页
        3.当代经济条件下资源禀赋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第30-32页
        4.国际冲突与区域经济合作第32-33页
        5.国内政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第33-36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36-37页
    第五节 本文的工作思路、重点与难点第37-40页
第二章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发展路径——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历史循环第40-64页
    第一节 前工业化开发时期:沙皇俄国至苏联早期(1890-1928)第42-46页
        1.远东行政体系的建立第43页
        2.十九世纪末期第一轮远东开发第43-44页
        3.斯托雷平的远东新政第44-45页
        4.远东共和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第45-46页
    第二节 工业化开发时间:苏联时期至普京前期(1929-2007)第46-50页
        1.国家主导的内嵌式开发模式第46-48页
        2.苏联解体后远东经济困难第48-49页
        3.新世纪前十年的远东开发第49-50页
    第三节 普京时代新一轮远东开发第50-58页
        1.俄罗斯转向亚洲的背景第51-52页
        2.远东开发的新变化第52-53页
        3.后乌克兰危机时代远东开发政策调整第53-54页
        4.远东开发的进展第54-58页
            4.1 进口替代取得成效第54-55页
            4.2 赶超发展区和自由港的制度创新第55-58页
    第四节 、一场未结束的争议第58-64页
        1.大西洋主义与欧亚主义之争第59-60页
        2.中央派与地方派之争第60-61页
        3.资源导向与进口替代之争第61-64页
第三章 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政治前提——构建国家统一的政治空间第64-104页
    第一节 普京时代对远东政治空间的整合第65-76页
        1.主权之争与联邦势微第65-67页
            1.1 叶利钦的调整:“协商性联邦制”与远东第66页
            1.2 90年代晚期地方权力的再膨胀第66-67页
        2.普京的联邦主义思想与整合联邦关系第67-70页
            2.1 普京的联邦制思维第67-68页
            2.2 普京整合联邦政治空间第68-69页
            2.3 消除“协商性”联邦制的遗留问题第69页
            2.4 远东等边缘地区的危机局面第69-70页
        3.普京重塑中央对地方的约束能力第70-72页
        4.普京联邦制改革的效用第72-73页
        5.远东地区的分离与整合第73-76页
            5.1 苏联在远东地区没能完成国家构建第74-75页
            5.2 远东地方分离运动第75-76页
            5.3 普京时代联邦对远东地区的整合措施第76页
    第二节 俄罗斯地方选举制度变迁与地方精英的更替第76-91页
        1.选举制与地方精英更替第77-79页
        2.俄罗斯地区行政长官产生机制变迁第79-82页
            2.1 苏联时期的地方领导人任命制与远东第79-80页
            2.2 叶利钦执政早期并存的任命制与选举制第80页
            2.3 1996年以后选举制的实践第80-81页
            2.4 地方领导人任命制:中央获取影响地方精英的渠道第81-82页
        3.地方行政长官选举制改革的成效第82-89页
            3.1 地方行政长官政治背景的差异第82-84页
            3.2 地方行政长官的政治特征第84-89页
        4.远东地区地方领导人更替第89-91页
            4.1 叶利钦时期自成体系的远东地方领导人第89-90页
            4.2 普京执政后削弱远东地方实力派的措施第90页
            4.3 加卢什卡现象第90-91页
    第三节 转型时期国家对大企业掌控力的构建第91-104页
        1.私有化阶段的政企关系第92-96页
            1.1 大企业侵夺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第93-94页
            1.2 并存的寻租模式与分离模式第94-95页
            1.3 寡头政治崛起与远东第95-96页
        2.普京时代对政企关系的调整:“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第96-99页
            2.1 重建对大企业的控制能力第97-98页
            2.2 “国家资本主义”的确立第98-99页
        3.官僚模式的政企关系确立第99-101页
        4.尤科斯事件:掌控远东西伯利亚大企业的逻辑第101-104页
第四章 远东开发的经济制度铺垫——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结构和财权模式调试第104-138页
    第一节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与转变远东西伯利亚发展模式第105-114页
        1.俄罗斯经济的“资源诅咒”问题第106-108页
        2.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第108-110页
        3.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第110-111页
        4.转变远东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第111-114页
            4.1 远东地区产业结构的问题第112页
            4.2 2013年以前远东产业结构调整第112-113页
            4.3 进口替代战略下远东产业结构调整第113页
            4.4 远东地区产业结构取得初步成效第113-114页
    第二节 俄罗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试第114-138页
        1.俄罗斯预算联邦主义在远东的实践第115-123页
            1.1 规范联邦算制与打击地方分离势力第115-117页
            1.2 普京时代的预算中央集权第117-119页
            1.3 预算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平衡地区发展的需要第119-121页
            1.4 俄罗斯预算联邦制模式的效用第121-123页
        2.普京时代的财政集权第123-127页
            2.1 叶利钦时代中央财政权力的流失第124-126页
            2.2 普京时代统一事权与财权第126-127页
        3.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评述第127-134页
            3.1 实行分税制划分权责第127-128页
            3.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效用第128-130页
            3.3 远东与中央财政关系的思考与评价第130-134页
        4.俄罗斯财政联邦关系调整对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影响第134-138页
第五章 远东开发综合潜能与挑战的思考与评估第138-160页
    第一节 远东的丰厚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的限制第139-140页
    第二节 远东的能源产业潜能第140-147页
        1.当前国际经济条件下远东油气开发及潜能第141-144页
        2.萨哈林岛能源开发潜能第144-146页
        3.俄罗斯天然气在亚洲市场与美国页岩气的竞争前景第146-147页
    第三节 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第147-150页
    第四节 软环境的约束作用第150-152页
    第五节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吸引投资能力评估第152-160页
        1.远东西伯利亚吸引外资能力现状及前景第152-154页
        2.远东吸引投资的增长点第154-160页
            2.1 赶超发展区的优势第154-156页
            2.2 符拉迪沃自由港的实践第156-160页
第六章 远东开发的国际环境第160-193页
    第一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国际环境分析框架第161-169页
        1.国家定位的调整第161-163页
        2.安全动因的再思考第163-165页
        3.大国关系的重塑第165-166页
        4.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推动第166-169页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之后的俄罗斯转向东方政策第169-176页
        1.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意义第169-170页
        2.太平洋海洋经济——远东开发的应有之义第170-173页
            2.1 北方航道开发合作与前景第170-171页
            2.2 远东地区的国际能源合作第171-172页
            2.3 远东海运业的前景第172-173页
        3.远东与东北亚地区秩序的重构第173-176页
            3.1 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性第173-174页
            3.2 东北亚秩序重构的几种路径第174-176页
    第三节 远东:各方区域规划的竞争与合作试验场第176-181页
        1.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对接下的远东开发第176-178页
        2.日本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和远东开发第178-181页
    第四节 远东开发与俄朝关系演进第181-186页
        1.俄远东开发背景下的俄朝关系第182-183页
        2.俄朝关系积极改善的动因第183-185页
        3.俄朝关系发展对我国的影响第185-186页
    第五节 俄日关系与远东开发第186-193页
        1.日本对俄罗斯远东投资现状第186-187页
        2.俄日北方四岛争议新变化第187-193页
            2.1 北方四岛问题由来第187-188页
            2.2 俄罗斯加快在北方四岛军事力量部署第188-193页
第七章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中国的关系第193-215页
    第一节 远东开发事务中的中国人的历史实践和认知演进第193-196页
    第二节 中俄在远东开发合作的实践第196-201页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模式的演进第201-207页
        1.2009-2018年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成效第201-205页
        2.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合作的掣肘第205-207页
            2.1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第205-206页
            2.2 投资环境不佳致使外部投资乏力第206页
            2.3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减少和经济低迷导致远东的内需严重不足第206-207页
    第四节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前景第207-215页
        1.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第208-210页
        2.跨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建设第210-212页
            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第210-211页
            2.2 西伯利亚铁路现代化改造第211-212页
        3.中俄在远东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第212-215页
结论第215-228页
    第一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的国际意义第215-217页
    第二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的政治经济挑战第217-225页
    第三节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开放的前景第225-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42页
后记第242-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量子点拓扑及运输特性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有名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