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冲蚀磨损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国内外冲蚀磨损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影响冲蚀磨损主要因素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冲蚀磨损试验机的设计与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冲蚀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3 冲蚀磨损试验机主要参数 | 第17-1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8-23页 |
2.4.1 材料冲蚀率的评价表征方法 | 第18-19页 |
2.4.2 冲蚀磨损试样的选择 | 第19-21页 |
2.4.3 冲蚀介质的选择 | 第21-23页 |
2.4.4 冲蚀机理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冲蚀规律试验研究及冲蚀率预测模型建立 | 第24-39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投球滑套球座材料冲蚀规律试验研究 | 第24-34页 |
3.2.1 冲蚀角度对塑性球座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2 冲蚀速度对塑性球座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3 冲蚀角度对WC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4 冲蚀速度对WC材料冲蚀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5 砂浆浓度对冲蚀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6 不同球座材料冲蚀率的比较 | 第33-34页 |
3.3 冲蚀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3.3.2 模型验证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投球滑套球座冲蚀机理研究 | 第39-5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冲蚀坑微观形貌分析及冲蚀机理研究 | 第39-49页 |
4.2.1 角度变化对塑性球座材料冲蚀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39-43页 |
4.2.2 塑性材料表面冲蚀坑不同位置的微观形貌 | 第43-46页 |
4.2.3 角度变化对WC材料冲蚀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可溶压裂球的初步研制 | 第50-60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压裂球的工作原理及常见失效形式 | 第50-53页 |
5.2.1 压裂球的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5.2.2 压裂球在投球滑套内的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5.2.3 压裂球常见的失效形式 | 第52-53页 |
5.3 压裂球与球座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 | 第53-55页 |
5.3.1 量纲 | 第53页 |
5.3.2 投球滑套球座与压裂球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5.3.3 载荷和边界条件的施加与设定 | 第54页 |
5.3.4 定义接触类型 | 第54页 |
5.3.5 分析算例 | 第54-55页 |
5.3.6 结果后处理分析 | 第55页 |
5.4 可溶解材料 | 第55-59页 |
5.4.1 可溶金属试样的制备 | 第56-57页 |
5.4.2 溶解性能 | 第57-58页 |
5.4.3 机械性能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2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