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东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6页 |
2 郑州东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 | 第16-22页 |
2.1 郑州东站概况 | 第16-18页 |
2.2 郑州东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客流及客流特征 | 第18页 |
2.2.2 车站的咽喉区能力 | 第18-19页 |
2.2.3 车站到发线的能力 | 第19页 |
2.2.4 车站接发列车的技术条件 | 第19页 |
2.2.5 车站其他设施设备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郑州东站的站场能力分析 | 第22-30页 |
3.1 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 第22-24页 |
3.1.1 京广场咽喉区 | 第22页 |
3.1.2 城际场咽喉区 | 第22-23页 |
3.1.3 徐兰场咽喉区 | 第23页 |
3.1.4 咽喉区的交叉干扰 | 第23-24页 |
3.2 车站股道能力分析 | 第24-26页 |
3.3 郑州东站接发列车技术条件分析 | 第26-27页 |
3.3.1 车站的技术设备条件 | 第26-27页 |
3.3.2 车站的接发列车间隔时间 | 第27页 |
3.4 郑州东站其他设施设备条件分析 | 第27-29页 |
3.4.1 车站的上水、吸污设备配置情况 | 第27-28页 |
3.4.2 车站站台设备配置情况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郑州东站客流及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统计分析 | 第30-40页 |
4.1 车站客流的统计与分析 | 第30-31页 |
4.2 车站客流预测方法对比 | 第31-32页 |
4.3 郑州东站列车开行方案的统计分析 | 第32-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郑州东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 第40-62页 |
5.1 车站高峰客流统计与预测 | 第40-49页 |
5.1.1 车站高峰客流统计 | 第40-43页 |
5.1.2 车站高峰客流预测 | 第43-45页 |
5.1.3 郑州局管内高速铁路中间站客流 | 第45-49页 |
5.2 郑州东站始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规划 | 第49-58页 |
5.2.1 直通旅客开行方案 | 第49-52页 |
5.2.2 管内旅客开行方案 | 第52-58页 |
5.3 郑州东站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建议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 第66-68页 |
附录B | 第68-7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