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Pd-ZnO双金属纳米杂化体结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取代硝基苯酚加氢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2-13页
    1.2 纳米催化剂简介第13-14页
    1.3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1.3.1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简介第14-15页
        1.3.2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合成方法第15-18页
        1.3.3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处理与活化第18页
        1.3.4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1.4 Pd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1.6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试剂与表征仪器第24-28页
    2.1 实验试剂与表征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表征仪器设备第25-27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5-26页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6页
        2.2.3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IR)第26页
        2.2.4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6-27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7页
        2.2.6 气相色谱第27页
    2.3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Pd-Zn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28-40页
    3.1 引言第28-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3.2.1 PdZn金属间纳米颗粒的合成第29-30页
        3.2.2 Pd以及Pd_3Zn,PdZn_3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第30页
        3.2.3 PdZn/Al_2O_3,Pd/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合成第30页
        3.2.4 Pd-ZnO/Al_2O_3,Pd_3-(ZnO)_1/Al_2O_3,Pd_1-(ZnO)_3/Al_2O_3纳米杂化体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3.3 Pd,Pd_xZn_y双金属纳米颗粒的表征第30-35页
        3.3.1 Pd,Pd_xZn_y双金属纳米颗粒的XRD表征第31-32页
        3.3.2 不同组分浓度纳米颗粒的TEM表征第32-34页
        3.3.3 Pd和PdZn纳米颗粒的XPS表征第34-35页
    3.4 Pd/Al_2O_3,Pdx-(ZnO)_y/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表征第35-38页
        3.4.1 Pd/Al_2O_3,Pd_x-(ZnO)_y/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FTIR和H_2-TPR表征第35-36页
        3.4.2 Pd/Al_2O_3,Pd_x-(ZnO)_y/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TEM表征第36-37页
        3.4.3 Pd/Al_2O_3,Pd-ZnO/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DRIFT-IR表征第37-38页
    3.5 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Pd-ZnO/Al_2O_3纳米杂化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Pd-ZnO/Al_2O_3纳米杂化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第41-47页
        4.2.1 Pd/Al_2O_3,Pd_x-(ZnO)_y/Al_2O_3加氢催化对硝基苯酚的催化性能评价第41-42页
        4.2.2 Pd/Al_2O_3,Pd-ZnO/Al_2O_3加氢催化取代硝基苯酚的催化性能评价第42-44页
        4.2.3 时间对Pd-ZnO/Al_2O_3加氢催化间硝基苯酚的影响第44-45页
        4.2.4 温度对Pd-ZnO/Al_2O_3加氢催化间硝基苯酚的影响第45-46页
        4.2.5 Pd-ZnO/Al_2O_3纳米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第46-47页
    4.3 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5.1 论文结论第49页
    5.2 创新点摘要第49-50页
    5.3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石墨烯对环氧树脂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微反应工艺合成水溶性金纳米团簇及金属离子检测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