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缩略语简表 | 第10-15页 |
第一章 苯并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的研究概况 | 第15-57页 |
1.1 概述 | 第15-17页 |
1.2 苯并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 | 第17-33页 |
1.2.1 苯并[5,5]-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 | 第17-20页 |
1.2.2 苯并[6,5]-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 | 第20-24页 |
1.2.3 苯并[5,6]-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 | 第24-26页 |
1.2.4 苯并[6,6]-螺环缩酮类天然产物 | 第26-33页 |
1.3 苯并螺环缩酮骨架的构筑方法概述 | 第33-48页 |
1.3.1 酸催化双羟基酮螺环缩酮化 | 第33-35页 |
1.3.2 卤素活化 | 第35-38页 |
1.3.3 环加成反应 | 第38-41页 |
1.3.4 氧化自由基环化 | 第41页 |
1.3.5 双迈克尔加成反应 | 第41-42页 |
1.3.6 迁移重排策略 | 第42-43页 |
1.3.7 开环氧策略 | 第43-44页 |
1.3.8 过渡金属催化 | 第44-48页 |
1.4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第二章 天然产物Virgatolide A-C的全合成研究 | 第57-125页 |
2.1 选题背景 | 第57-60页 |
2.1.1 天然产物Virgatolide A-C的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 | 第57-58页 |
2.1.2 Brimble小组对Virgatolide B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 | 第58-60页 |
2.2 基于金催化螺环缩酮化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60-66页 |
2.2.1 逆合成分析 | 第60-61页 |
2.2.2 模拟反应研究 | 第61-63页 |
2.2.3 全合成尝试 | 第63-65页 |
2.2.4 小结 | 第65-66页 |
2.3 基于[4+2]环加成反应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66-72页 |
2.3.1 逆合成分析 | 第66页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2.3.3 小结 | 第72页 |
2.4 基于插羰的Sonogashira偶联串联环化的合成路线研究 | 第72-76页 |
2.4.1 设计思路和模拟反应 | 第72-73页 |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5页 |
2.4.3 小结 | 第75-76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76-77页 |
2.6 实验部分 | 第77-113页 |
2.6.1 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溶剂 | 第77页 |
2.6.2 实验步骤 | 第77-111页 |
2.6.3 化合物数据表征汇总表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0页 |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120-125页 |
第三章 羰基化Sonogashira偶联串联环化反应构筑苯并[6,6]-螺环缩酮骨架的方法学研究 | 第125-212页 |
3.1 选题背景 | 第125-128页 |
3.1.1 引言 | 第125-126页 |
3.1.2 羰基化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研究概述 | 第126-128页 |
3.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128页 |
3.2 反应研究与结果讨论 | 第128-139页 |
3.2.1 单苯并[6,6]螺环缩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128-133页 |
3.2.2 双苯并[6,6]螺环缩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133-139页 |
3.3 计算化学对非对映选择性的探究 | 第139-145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145-146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146-193页 |
3.5.1 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溶剂 | 第146页 |
3.5.2 实验操作步骤 | 第146-190页 |
3.5.3 化合物数据表征汇总表 | 第190-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1页 |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201-212页 |
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 第212-213页 |
致谢 | 第213-2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