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OsPIR3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7页
    1.1 植物中ROS研究进展第15-22页
        1.1.1 植物ROS来源第15页
        1.1.2 植物ROS清除第15-16页
        1.1.3 ROS在植物中的作用第16-22页
            1.1.3.1 叶绿体与ROS的关系第17-18页
            1.1.3.2 线粒体与ROS的关系第18-19页
            1.1.3.3 过氧化物酶体与ROS的作用第19页
            1.1.3.4 氧化还原平衡和ROS对植物的影响第19-22页
    1.2 槲皮素研究进展概述第22-23页
    1.3 PIRIN研究概述第23-26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45页
    2.1 材料第27页
        2.1.1 材料来源第27页
        2.1.2 载体及菌株第27页
    2.2 方法第27-45页
        2.2.1 载体构建第27-29页
        2.2.2 实验所用引物第29页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页
        2.2.4 水稻的田间种植及管理第29页
        2.2.5 转基因材料鉴定第29-31页
        2.2.6 水稻苗期的干旱及盐处理第31页
        2.2.7 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第31页
        2.2.8 DAB染色第31页
        2.2.9 NBT染色第31-32页
        2.2.10 Trypan Blue染色(台盼蓝)第32页
        2.2.11 H2DCF-DA染色第32页
        2.2.12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及亚细胞定位第32-34页
        2.2.13 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第34-35页
        2.2.14 蛋白离子结合试验第35页
        2.2.15 蛋白酶学实验设计第35页
        2.2.16 酵母双杂交实验(Y2H)第35-39页
            2.2.16.1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第36-37页
            2.2.16.2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第37页
            2.2.16.3 酵母快速转化第37页
            2.2.16.4 诱饵蛋白(Bait)自激活检测第37页
            2.2.16.5 诱饵蛋白(Bait)毒性检测第37-38页
            2.2.16.6 Mating实验步骤第38页
            2.2.16.7 Mating效率的测定第38页
            2.2.16.8 酵母质粒的提取第38-39页
        2.2.17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第39-43页
            2.2.17.1 总蛋白的提取第39页
            2.2.17.2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9页
            2.2.17.3 免疫沉淀步骤第39-40页
            2.2.17.4 Western blot第40-43页
        2.2.18 荧光双分子互补实验(Bi FC)第43页
        2.2.19 ro GFP1-Bi FC 体系的建成与体内 ROS 影响互作实验第43-44页
        2.2.20 SOD、CAT和 POD酶活测定以及MDA含量检测第44页
        2.2.21 线粒体的提取及相关复合体特异性活性测定第44-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5-84页
    3.1 结果第45-80页
        3.1.1 Os PIR3 转基因突变体材料的获取第45页
        3.1.2 Os PIR3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5-49页
        3.1.3 Os PIR3 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分析及农艺性状调查第49-52页
        3.1.4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表型分析第52-54页
        3.1.5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的ROS水平检测第54-56页
        3.1.6 OsPIR3 的亚细胞定位第56-57页
        3.1.7 Os PIR3 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第57-58页
        3.1.8 Os PIR3 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离子结合实验第58-61页
        3.1.9 Os PIR3 蛋白的酶学功能实验第61页
        3.1.10 水稻c DNA酵母文库的构建及Os PIR3 对酵母文库的筛选第61-62页
        3.1.11 OsMAPK14和Os ND-23 的亚细胞定位第62-63页
        3.1.12 OsPIR3与Os MAPK14和Os ND-23 互作验证第63-65页
        3.1.13 ROS 水平变化影响 Os PIR3 与 Os MAPK14 互作的体内体外实验第65-70页
        3.1.14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线粒体活性检测第70-71页
        3.1.15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的干旱及盐胁迫实验第71-74页
        3.1.16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的转录组学结果分析第74-78页
        3.1.17 Os PIR3 转基因植株苗期的SOD、CAT、POD酶活及MDA含量测定第78-79页
        3.1.18 OsPIR3 感受ROS变化调控植物应答模型的建立第79-80页
    3.2 讨论第80-84页
        3.2.1 OsPIR3 蛋白及其家族的结构特征第80-81页
        3.2.2 Os PIR3 在转录水平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性第81-82页
        3.2.3 OsPIR3 蛋白可能是细胞内ROS信号转导的感受器第82-8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8页
附录第9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作者简历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岱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下一篇:长江中下游流域白额雁和豆雁越冬种群生态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