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勤勉义务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12-21页
    2.1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制度安排第12-15页
        2.1.1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基本含义第12页
        2.1.2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法律渊源第12-14页
        2.1.3 有关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具体内容第14-15页
    2.2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2.2.1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法律制度不健全第15-16页
        2.2.2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不明确第16-17页
        2.2.3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责任界限不清楚第17页
    2.3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2.3.1 独立董事未勤勉尽职的表现形式多样第17-19页
        2.3.2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各类责任比例失衡第19-21页
3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1-28页
    3.1 独立董事制度设计与实践脱节第21-23页
        3.1.1 实践不足导致立法存在漏洞第21-22页
        3.1.2 立法漏洞进而导致实践混乱第22页
        3.1.3 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未能与时俱进第22-23页
    3.2 独立董事制度适用时缺少商法思维第23-25页
        3.2.1 独立董事制度缺少效率优先的态度第23-24页
        3.2.2 立法时没有给予市场必要的自由选择空间第24-25页
    3.3 制度设计时未区分不同主体的勤勉义务第25-28页
        3.3.1 独立董事与普通董事勤勉义务应有所区别第25页
        3.3.2 不同独立董事之间勤勉义务应有所区别第25-26页
        3.3.3 独立董事与监事勤勉义务应有所区别第26-28页
4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理论分析第28-37页
    4.1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是问题的核心第28页
    4.2 立法上确立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第28-30页
        4.2.1 国外关于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第28-29页
        4.2.2 我国实践中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第29-30页
        4.2.3 提炼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第30页
    4.3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免责制度第30-34页
        4.3.1 国外常见的免责机制第30-33页
        4.3.2 常见免责机制的优劣分析第33页
        4.3.3 适合我国国情的免责机制第33-34页
    4.4 重树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第34-37页
        4.4.1 设计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基本思路第34-36页
        4.4.2 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立法形式第36-37页
5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的对策第37-45页
    5.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体系第37-39页
        5.1.1 以成文法形式明确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第37页
        5.1.2 重视低效力层级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引作用第37-38页
        5.1.3 重视司法实践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补充作用第38-39页
    5.2 准确界定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标准第39-42页
        5.2.1 从结果主义导向向过程主义导向转变第39-40页
        5.2.2 不同独立董事应当有不同的勤勉义务第40-41页
        5.2.3 明确独立董事作为监督者的职责第41-42页
    5.3 明确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责任边界第42-45页
        5.3.1 限制使用行政法律责任第42-43页
        5.3.2 加快构建民事责任体系第43-44页
        5.3.3 逐步建立尽职免责制度第44-45页
6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作者简历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QFD和DSM的C公司电动工具研发流程优化研究
下一篇:经济法论域中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