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国税地税合作办税面临的困境及其治理--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4-16页
        一、合作办税概念第14页
        二、相关理论第14-16页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框架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五节 可能的贡献及其不足第17-18页
        一、可能的贡献第17页
        二、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缘起及其发展第18-22页
    第一节 我国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的缘起第18-19页
    第二节 我国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的发展第19-22页
        一、《合作规范(1.0版)》时期第20页
        二、《合作规范(2.0版)》时期第20页
        三、《合作规范(3.0版)》时期第20页
        四、《合作规范(4.0版)》时期第20-22页
第三章 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现状及困境第22-34页
    第一节 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现状第22-25页
        一、联合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保障合作顺利开展第22页
        二、建立“一厅两税通办”新模式,提高办税效率第22-23页
        三、携手地方政府,创造良好合作环境第23页
        四、多领域开展合作事项,业务相互渗透第23-24页
        五、多渠道征集涉税信息,降低税收征管风险第24-25页
    第二节 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合作困境第25-34页
        一、合作办税意识不强第25-27页
        二、合作办税信息资源共享不畅第27-28页
        三、合作办税成效差强人意第28-30页
        四、合作办税考评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五、合作办税受人才因素限制第31-32页
        六、合作办税受信息技术因素制约第32-34页
第四章 山东省菏泽市国地税合作办税问题成因分析第34-40页
    第一节 合作办税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第34页
    第二节 合作事项缺乏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第三节 合作办税配套机制不完善第35-36页
        一、日常沟通机制不完善第35页
        二、风险应对机制不健全第35-36页
        三、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第36页
    第四节 合作办税部门本位主义思想短期无法完全根除第36-37页
        一、两个部门隶属关系不同第36-37页
        二、税收管理员的传统思维习惯难以改变第37页
        三、部门利益冲突短期无法根除第37页
    第五节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第37-40页
第五章 国内国税地税合作办税经验及启示第40-43页
    第一节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区的经验第40-41页
        一、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第40页
        二、找寻切入点,循序渐进推进第40页
        三、建章立法,保障合作高速运行第40页
        四、共享涉税资源,畅通交流渠道第40-41页
    第二节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区的启示第41-43页
        一、建立国地税合作应对机制,将合作事项制度化第41页
        二、聚合国地税征管信息系统,关注面向纳税人基层改革创新第41-42页
        三、结合征管体制改革,规范国地税征管职责和机构设置第42页
        四、强化合作保障,通过顶层设计为共建提供人财物支持第42-43页
第六章 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合作思路及治理措施第43-51页
    第一节 对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深化合作思路第43-44页
        一、长期思路第43页
        二、短期思路第43-44页
    第二节 提升山东省菏泽市国税地税合作办税水平的措施第44-51页
        一、增强合力,建立国地税合作长效机制第44-45页
        二、多措并举,畅通信息获取渠道第45-46页
        三、加强可行性分析,强化线下线上服务第46-48页
        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横向考核第48-49页
        五、循序渐进,加速培养复合型人才第49-50页
        六、强化技术支撑,准确获取一手数据第50-5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附录第52-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背景下纳税服务窗口效能提升研究--以L区国家税务局为例
下一篇:泉州市丰泽区基层国库财政资金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