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2-39页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第12-19页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问题第19-35页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性第35-39页
第一章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生成与渊源第39-104页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派及其传播研究的艺术视野第40-60页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发展历程第41-46页
        二、媒介环境学及其理论观照第46-53页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视野第53-60页
    第二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核心概念辨析第60-83页
        一、什么是媒介第61-69页
        二、媒介与艺术第69-77页
        三、媒介环境学与媒介生态学第77-83页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思想的理论资源第83-104页
        一、媒介分析维度的影响:感知相对论、主体哲学与形式文论第84-93页
        二、生态人文维度的影响:生态学思想、芝加哥学派与批判学派第93-104页
第二章 静态分析的视角: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讯息论第104-163页
    第一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本质第105-125页
        一、艺术的讯息之维第105-111页
        二、艺术讯息的特征第111-118页
        三、艺术的讯息与内容问题第118-125页
    第二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环境第125-145页
        一、作为“环境”的艺术第125-129页
        二、处于主导媒介环境下的艺术第129-138页
        三、艺术的“反环境”特征第138-145页
    第三节 艺术的媒介讯息感知第145-163页
        一、艺术的感知延伸之维第146-154页
        二、艺术的感知偏向与冷、热媒介第154-163页
第三章 动态分析的视角: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演进论第163-241页
    第一节 媒介分期及其发展历程第164-182页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史观第165-168页
        二、从口语媒介到数字媒介第168-182页
    第二节 媒介演进对艺术及其传受关系的影响第182-210页
        一、主导媒介环境下的艺术呈现第183-200页
        二、艺术传受关系的迁转第200-210页
    第三节 媒介演进与艺术感知模式变迁第210-225页
        一、口语艺术的听觉感知第210-214页
        二、文字-印刷艺术的视觉感知第214-219页
        三、电子-数字艺术的听-触感知第219-225页
    第四节 媒介演进模式下的艺术发展第225-241页
        一、艺术发展的媒介生态模式第226-233页
        二、艺术发展的媒介历时演进第233-241页
第四章 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环境学范式第241-292页
    第一节 艺术传播研究的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范式第242-255页
        一、经验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第243-250页
        二、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第250-255页
    第二节 媒介环境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第255-279页
        一、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决定论?第256-264页
        二、艺术传播研究的宏观模式识别第264-269页
        三、艺术传播研究的多元人文主义第269-279页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艺术传播研究的缺憾第279-292页
        一、研究思路的缺憾第279-286页
        二、研究方法的缺憾第286-292页
结语第292-297页
参考文献第297-309页
致谢第309-3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310-311页

论文共3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谢重编程促进ER阳性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外泌体介导miR-141调控前列腺癌骨转移微环境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