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全息光学论文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再现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三维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新的3D全息技术第11-13页
        1.4.1 全息术的发展第11页
        1.4.2 数字全息技术第11-12页
        1.4.3 数字全息术研究第12页
        1.4.4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术第12-13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第13-14页
第二章 波前传感器的原理第14-20页
    2.1 波前传感器的介绍第14-16页
        2.1.1 WFS工作原理第14-15页
        2.1.2 WFS中的波前畸变和光斑移动第15-16页
    2.2 WFS波前数据采集第16-20页
第三章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原理第20-24页
    3.1 液晶及液晶的特性第20-22页
        3.1.1 液晶的物态和分类第20页
        3.1.2 液晶的电光效应特性第20-22页
    3.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发展与应用第22-24页
        3.2.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发展第22-23页
        3.2.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应用第23-24页
第四章 基于波前传感器的波前采集实验第24-34页
    4.1 波前实验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4.1.1 背景介绍第24-25页
        4.1.2 衍射理论基础算法第25-26页
        4.1.3 衍射受限透镜成像系统第26-28页
    4.2 波前采集具有层析的物体第28-33页
        4.2.1 层析物体的光路设计第28-31页
        4.2.2 层析物体的数据处理第31-33页
    4.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再现第34-40页
    5.1 强度-相位复合调制的SLM波前再现成像第34-36页
        5.1.1 实验设计第34-35页
        5.1.2 实验结果第35-36页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6-39页
        5.2.1 计算成像的纵向拉伸度第36页
        5.2.2 计算全息像的横向放大率第36-38页
        5.2.3 计算全息成像后的角扩散度分布第38-39页
    5.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40-42页
    6.1 全文总结第40-41页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胺铅溴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空时干扰抑制的波束形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