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21页 |
·光合作用及其发生的场所 | 第7-9页 |
·光系统 Ⅱ 的结构和功能 | 第9-12页 |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 第9-10页 |
·反应中心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 第10-11页 |
·放氧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 第11-12页 |
·其它小分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页 |
·光系统 Ⅱ 超级复合物的组装 | 第12-16页 |
·反应中心复合物的组装 | 第12-14页 |
·光系统 Ⅱ 超级复合物组装的调控 | 第14-16页 |
·Ipa1 蛋白功能 | 第16页 |
·TPR 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TPR 结构域的结构 | 第17-18页 |
·TPR 结构域的功能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2 材料方法 | 第2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培养条件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32页 |
·突变体的验证 | 第21-25页 |
·突变体的表型观察及生长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Ipa1-b 突变体的蛋白免疫印迹 | 第26-29页 |
·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29页 |
·叶片组织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第29-30页 |
·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 | 第30页 |
·光抑制与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 | 第30-31页 |
·与Ipa1 突变体进行杂交及F2 代表型观察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45页 |
·突变体的验证结果 | 第32页 |
·获得该突变体的纯合体 | 第32页 |
·突变体中 AT4G28740 基因的表达 | 第32-33页 |
·Ipa1-b 突变体的刻画与基因功能的研究 | 第33-45页 |
·突变体表型及生长量分析 | 第33-37页 |
·Ipa1-b 突变体中类囊体膜蛋白的变化 | 第37页 |
·Ipa1-b 基因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0页 |
·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 | 第40页 |
·慢诱导动力学曲线 | 第40-41页 |
·光抑制后突变体PSⅡ 蛋白的蛋白免疫印迹 | 第41-42页 |
·突变体Ipa1-b 与Ipa1 突变体进行杂交及其F2 代表型观察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对Ipa1-b基因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 第45页 |
·Ipa1-b 基因突变对拟南芥的生长及叶绿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5页 |
·突变体Ipa1-b对高光强的敏感性及对光合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Ipa1-b 对 PSⅡ复合物中蛋白稳定性影响 | 第46页 |
·突变体Ipa1-b 与Ipa1 突变体进行杂交及其F2 代表型发生分离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