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小电流接地故障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小电流接地系统低阻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大电流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等值电路及暂态分析 | 第16-31页 |
2.1 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等值电路 | 第16-19页 |
2.2 谐振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故障过阻尼时的暂态过程分析 | 第19-21页 |
2.3 谐振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故障欠阻尼时的暂态过程分析 | 第21-24页 |
2.4 仿真与验证 | 第24-30页 |
2.4.1 仿真模型与参数设置 | 第24-25页 |
2.4.2 等值电路的仿真验证 | 第25-28页 |
2.4.3 电气量特征的仿真验证 | 第28-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暂态投影系数比较的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第31-58页 |
3.1 馈线出口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31-36页 |
3.1.1 过阻尼状态下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32-34页 |
3.1.2 欠阻尼状态下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34-36页 |
3.2 馈线出口处特征暂态零序电流投影系数特征的研究 | 第36-43页 |
3.2.1 过阻尼状态下投影系数的分析 | 第36-37页 |
3.2.2 欠阻尼状态下投影系数的分析 | 第37-42页 |
3.2.3 投影变换下馈线出口出特征量各分量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3.3 基于馈线出口暂态投影系数比较的选线方法 | 第43-45页 |
3.4 高阻接地时故障点过渡电阻识别方法 | 第45-46页 |
3.5 现场数据仿真与验证 | 第46-56页 |
3.5.1 故障特征的仿真验证 | 第47-52页 |
3.5.2 利用现场数据验证故障特征分析的正确性 | 第52-54页 |
3.5.3 选线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54-55页 |
3.5.4 利用现场数据仿真选线算法的正确性 | 第55-56页 |
3.5.5 过渡电阻辨识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56页 |
3.6 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基于暂态投影系数比较的高阻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58-77页 |
4.1 检测点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58-64页 |
4.1.1 过阻尼状态下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59-61页 |
4.1.2 欠阻尼状态下各特征电气量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61-64页 |
4.2 检测点处特征暂态零序电流投影系数特征的研究 | 第64-69页 |
4.2.1 过阻尼状态下投影系数的分析 | 第65-66页 |
4.2.2 欠阻尼状态下投影系数的分析 | 第66-68页 |
4.2.3 投影变换下检测点处特征量各分量关系分析 | 第68-69页 |
4.3 基于区段间暂态零序电流投影系数比较的定位方法 | 第69-70页 |
4.4 仿真与验证 | 第70-76页 |
4.4.1 故障特征的仿真验证 | 第71-75页 |
4.4.2 定位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75-76页 |
4.5 小结 | 第76-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