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收购防御规则研究--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分析视角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导言第14-18页
    一、问题提出第14页
    二、选题意义第14-15页
    三、研究文献述评第15-16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收购防御规则基本理论第18-46页
    第一节 收购防御的利益主体第19-29页
        一、国际常用的收购防御决定主体第19-23页
        二、我国收购防御以股东大会为中心第23-25页
        三、其他利益主体在收购防御中的作用第25-27页
        四、我国以股东作为收购防御核心主体的评述第27-29页
    第二节 收购防御基础法律关系识别第29-37页
        一、收购防御中的法律关系概述第29-30页
        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关系定性——包含控股股东代理的合同关系第30-31页
        三、收购防御规则的基础法律关系——控股股东代理关系第31-34页
        四、控股股东代理关系产生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第34-37页
    第三节 收购防御规则的评价标准第37-46页
        一、支持与反对收购防御的几种主要学说第38-40页
        二、监管层对待收购防御的态度——监管中立第40-43页
        三、监管中立下的利益衡量——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构成第43-44页
        四、利益衡量的目标——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第44-46页
第二章 收购防御中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第46-70页
    第一节 现有收购防御实践第46-53页
        一、国外收购防御实践概述第46-47页
        二、常用防御策略归纳第47-51页
        三、中国收购防御实践第51-53页
    第二节 收购防御中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第53-55页
        一、控制权产生特别收益第53-54页
        二、信息不对称与利益冲突第54-55页
    第三节 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的法律策略第55-63页
        一、常规策略概述第55-56页
        二、监管策略第56-57页
        三、治理策略第57-59页
        四、诉讼策略第59-63页
    第四节 不同策略的基本适用区域第63-70页
        一、监管策略的适用第63-66页
        二、治理策略的适用第66页
        三、诉讼策略的适用第66-68页
        四、以任免权为核心的多种策略综合运用第68-70页
第三章 收购防御中控股股东行为准则第70-95页
    第一节 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抑制核心规则——控股股东行为准则第70-72页
        一、信息不对称缓解第70-71页
        二、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约束第71页
        三、控股股东利益冲突处理机制第71-72页
    第二节 信息披露第72-81页
        一、域外法部分信息披露要求第72-73页
        二、我国收购防御中的信息披露第73-76页
        三、虚假信息披露赔偿第76-78页
        四、收购防御过程中外部媒体因素第78-80页
        五、收购防御信息披露的完善第80-81页
    第三节 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约束第81-90页
        一、控股股东的具体认定第81-83页
        二、控股股东是否有信义义务第83-84页
        三、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内容第84-85页
        四、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判断标准:完全公平原则第85-89页
        五、我国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第89-90页
    第四节 控股股东利益冲突处理机制第90-95页
        一、保障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博弈机会第91-92页
        二、建立控股股东回避表决机制第92-95页
第四章 事先防御规则正当性第95-120页
    第一节 双层股权设置防御第95-99页
        一、双层股权设置的国外实践第95-96页
        二、双层股权的收购防御效果第96-97页
        三、双层股权的代理成本第97页
        四、收购防御中双层股权的适用限制第97-99页
    第二节 表决机制设置防御第99-104页
        一、表决机制设置防御原理第99-100页
        二、表决机制设置防御实践第100-103页
        三、收购防御中表决权机制设置的边界第103-104页
    第三节 董事任职资格设置防御第104-111页
        一、董事任职的消极资格第105-109页
        二、董事任职的积极资格第109-111页
    第四节 董事更替防御第111-120页
        一、轮选董事会第112页
        二、独立董事任免第112-114页
        三、职工董事任免第114-116页
        四、董事更替成本防御第116-120页
第五章 事中防御规则正当性第120-148页
    第一节 董事会事中防御参与第120-128页
        一、美国董事会参与收购防御的行为规则第120-122页
        二、美国收购防御中董事责任的判断标准第122-125页
        三、我国董事会在收购防御中的行为第125-128页
    第二节 股份发行防御——兼评毒丸计划第128-134页
        一、毒丸计划实施的条件第128页
        二、特拉华州法院对待毒丸的基本态度第128-131页
        三、毒丸计划的实施第131-133页
        四、毒丸计划在我国公司收购防御中的可行性第133-134页
    第三节 股份增持防御第134-138页
        一、控股股东股份增持第134页
        二、强制要约与异议收购权第134-135页
        三、白衣骑士第135-137页
        四、绿色邮件回购第137-138页
    第四节 违规收购的诉讼防御第138-141页
        一、收购人股份持有第138-139页
        二、收购人所持股份的表决权行使第139-141页
    第五节 股东积极主义背景下收购防御中的中小股东约束第141-148页
        一、中小股东的影响力第142页
        二、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博弈第142-144页
        三、中小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第144-147页
        四、特定情境下中小股东信义义务第147-148页
结语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3-164页
后记第164-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合同程序论
下一篇:19世纪下半期俄国刑事司法制度研究--以托尔斯泰的《复活》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