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21-65页 |
1.1 引言 | 第21页 |
1.2 降低硝胺炸药感度的方法 | 第21-30页 |
1.2.1 包覆降感 | 第21-26页 |
1.2.2 改善晶体品质降感 | 第26-28页 |
1.2.3 微纳米化降感 | 第28-30页 |
1.2.4 共晶降感 | 第30页 |
1.3 共晶概况 | 第30-35页 |
1.3.1 超分子化学 | 第31-32页 |
1.3.2 晶体工程学 | 第32-33页 |
1.3.3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 | 第33-34页 |
1.3.4 共晶的定义 | 第34-35页 |
1.4 共晶炸药研究现状 | 第35-51页 |
1.4.1 CL-20/TNT共晶炸药 | 第36-38页 |
1.4.2 CL-20/HMX共晶炸药 | 第38-40页 |
1.4.3 BTF基共晶炸药 | 第40-42页 |
1.4.4 其他CL-20基共晶含能材料 | 第42-46页 |
1.4.5 其他HMX基共晶含能材料 | 第46-50页 |
1.4.6 其他TNT基共晶含能材料 | 第50-51页 |
1.5 共晶炸药的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51-63页 |
1.5.1 共晶炸药的设计 | 第51-56页 |
1.5.2 共晶炸药的制备方法 | 第56-58页 |
1.5.3 共晶炸药的表征方法 | 第58-6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63-65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63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63-65页 |
2 CL-20/TNT共晶的理论模拟研究 | 第65-96页 |
2.1 Materials Studio软件介绍 | 第65-67页 |
2.2 CL-20、TNT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67-72页 |
2.2.1 表面静电势能介绍 | 第67-70页 |
2.2.2 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70-72页 |
2.3 CL-20/TNT共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72-86页 |
2.3.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72-76页 |
2.3.2 搭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6页 |
2.4 CL-20/TNT共晶分子结构预测 | 第86-89页 |
2.5 CL-20/TNT共晶晶体形貌预测 | 第89-95页 |
2.5.1 Morphology模块的三种方法介绍 | 第89-91页 |
2.5.2 结果与讨论 | 第91-9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3 CL-20/DNT共晶的理论模拟研究 | 第96-117页 |
3.1 CL-20、DNT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96-98页 |
3.2 CL-20/DNT共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98-108页 |
3.2.1 搭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98-100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8页 |
3.3 CL-20/DNT共晶分子结构预测 | 第108-111页 |
3.4 CL-20/DNT共晶晶体形貌预测 | 第111-11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4 CL-20/RDX共晶的理论、制备及表征 | 第117-132页 |
4.1 CL-20、RDX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117-118页 |
4.2 CL-20/RDX共晶分子结构预测 | 第118-123页 |
4.3 CL-20/RDX共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23-131页 |
4.3.1 实验原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23页 |
4.3.2 CL-20/RDX共晶的制备 | 第123-124页 |
4.3.3 CL-20/RDX共晶的表征 | 第124-13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5 CL-20/AP共晶的理论、制备及表征 | 第132-145页 |
5.1 CL-20、AP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132-133页 |
5.2 CL-20/AP共晶分子结构预测 | 第133-137页 |
5.3 CL-20/AP共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37-144页 |
5.3.1 实验原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37页 |
5.3.2 CL-20/AP共晶的制备 | 第137-138页 |
5.3.3 CL-20/AP共晶的表征 | 第138-1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6 纳米CL-20/NQ共晶的理论、制备及表征 | 第145-155页 |
6.1 CL-20、NQ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145-147页 |
6.2 CL-20/NQ共晶分子间氢键模拟 | 第147页 |
6.3 纳米CL-20/NQ共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47-154页 |
6.3.1 实验原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47-148页 |
6.3.2 纳米CL-20/NQ共晶的制备 | 第148页 |
6.3.3 纳米CL-20/NQ共晶的表征 | 第148-1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7 纳米HMX/NQ共晶的理论、制备及表征 | 第155-165页 |
7.1 HMX、NQ表面静电势能计算 | 第155-156页 |
7.2 HMX/NQ共晶分子间氢键模拟 | 第156-157页 |
7.3 纳米HMX/NQ共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57-164页 |
7.3.1 实验原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57-158页 |
7.3.2 纳米HMX/NQ共晶的制备 | 第158页 |
7.3.3 纳米HMX/NQ共晶的表征 | 第158-16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8 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165-167页 |
8.1 本文结论 | 第165-166页 |
8.2 本文创新点 | 第166页 |
8.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66-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0页 |
附录 | 第180-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