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应用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2-19页 |
1.2.1 金融资产减值相关准则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2.2 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21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主要内容 | 第23-30页 |
2.1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内容概述 | 第23-25页 |
2.2 各类金融工具减值损失模型对比 | 第25-28页 |
2.2.1 五类金融工具减值损失模型的简介及对比 | 第25-27页 |
2.2.2 两类损失模型对比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 | 第30-36页 |
3.1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理论模型 | 第30页 |
3.2 三阶段划分的判断依据 | 第30-31页 |
3.3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三阶段的减值方式 | 第31-35页 |
3.3.1 金融工具组合计提减值的方法 | 第31-34页 |
3.3.2 金融工具单项计提减值的方法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案例分析阶段 | 第36-57页 |
4.1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 第36-39页 |
4.2 A分行贷款减值损失及计提现状 | 第39-43页 |
4.2.1 A分行现行贷款业务相关制度简介 | 第40-43页 |
4.3 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 | 第43-56页 |
4.3.1 总体计算思路 | 第43-44页 |
4.3.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三阶段计提方法 | 第44-45页 |
4.3.3 计算过程 | 第4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影响及建议 | 第57-63页 |
5.1 测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影响 | 第59-61页 |
5.3 相关建议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