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来源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标定协议相关内容研究 | 第11-17页 |
1.3.1 CCP通信方式 | 第13页 |
1.3.2 CCP消息格式 | 第13-14页 |
1.3.3 CCP基本指令 | 第14-15页 |
1.3.4 DAQ模式下的数据通信 | 第15-17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7-19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标定系统下位机方案设计 | 第21-33页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2 下位机硬件单元模块设计 | 第22-25页 |
2.2.1 ECU最小系统设计 | 第22-23页 |
2.2.2 系统供电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2.2.3 CAN通信模块设计 | 第24-25页 |
2.2.4 PCB设计 | 第25页 |
2.3 下位机软件单元模块设计 | 第25-32页 |
2.3.1 CAN驱动程序设计 | 第26-28页 |
2.3.2 CCP与CAN接口程序设计 | 第28-29页 |
2.3.3 CCP驱动程序设计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A2L生成器的研究与实现 | 第33-45页 |
3.1 A2L文件框架 | 第33-35页 |
3.2 A2L交互界面设计 | 第35-36页 |
3.3 A2L内部参数的研究与生成 | 第36-42页 |
3.3.1 文件预处理 | 第36页 |
3.3.2 IF_DATA模块的研究与生成 | 第36-37页 |
3.3.3 设备参数模块的研究与生成 | 第37-38页 |
3.3.4 变量属性模块的研究与生成 | 第38-41页 |
3.3.5 转换方法模块的研究与生成 | 第41-42页 |
3.4 MAP文件解析与导入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A2L测量标定的研究与实现 | 第45-53页 |
4.1 标定软件工作原理分析 | 第45-47页 |
4.2 A2L文件解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0页 |
4.2.1 预处理 | 第47页 |
4.2.2 设计思路分析 | 第47-49页 |
4.2.3 标定变量模块解析与实现 | 第49-50页 |
4.2.4 解析显示模块设计 | 第50页 |
4.3 参数测量和标定模块的研究与实现 | 第50-52页 |
4.3.1 坐标轴的测量与标定 | 第50-52页 |
4.3.2 特征量和测量量的测量和标定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Simulink的RTW技术研究与实现 | 第53-62页 |
5.1 RTW的功能及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5.2 基于模型的驱动设计 | 第54-58页 |
5.2.1 CAN驱动模型的搭建 | 第54-55页 |
5.2.2 CCP驱动模型的搭建 | 第55-56页 |
5.2.3 应用模型的搭建 | 第56-58页 |
5.2.4 驱动代码一键下载功能的实现 | 第58页 |
5.3 基于模型的A2L文件生成技术 | 第58-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标定系统台架搭建与系统验证 | 第62-74页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62-64页 |
6.1.1 试验台架 | 第62-63页 |
6.1.2 验证环境 | 第63-64页 |
6.2 底层驱动测试 | 第64页 |
6.3 A2L文件生成测试 | 第64-70页 |
6.3.1 A2L文件生成步骤 | 第65-67页 |
6.3.2 MAP文件解析与导入测试 | 第67-68页 |
6.3.3 测量和标定变量生成测试 | 第68-70页 |
6.3.4 转换方法生成测试 | 第70页 |
6.4 标定平台测试 | 第70-73页 |
6.4.1 测量功能测试 | 第70-71页 |
6.4.2 标定功能测试 | 第71-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7.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