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引言 | 第11页 |
2 杨梅叶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2.1 杨梅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1-12页 |
2.2 杨梅叶的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3 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3.1 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的理化性质 | 第13-15页 |
3.2 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3.3 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的生物活性 | 第16-19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超声辅助提取杨梅叶中杨梅叶、槲皮素和山奈酚 | 第21-3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1-2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1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2页 |
2.2 HPLC测定提取液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 | 第22-23页 |
2.3 提取工艺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第23页 |
2.4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23页 |
2.5 得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3.1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紫外扫描光谱 | 第24页 |
3.2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4-26页 |
3.3 标准品以及样品色谱图 | 第26页 |
3.4 单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3.5 响应面分析 | 第30-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超声辅助酸解提取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 | 第37-51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2.1 HPLC测定酸解液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 | 第38页 |
2.2 酸解工艺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2.3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酸解转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39页 |
2.4 得率的测定 | 第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0页 |
3.1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9-41页 |
3.2 标准品以及样品色谱图 | 第41页 |
3.3 单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3.4 响应面分析 | 第45-50页 |
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杨梅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1-5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52-55页 |
2.1 提取物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53页 |
2.3 清除羚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第53-54页 |
2.4 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54-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3.1 总抗氧化能力 | 第55页 |
3.2 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 第55-56页 |
3.3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56页 |
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