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溪头村生态旅游本土化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2.1 相关研究概念 | 第9-11页 |
2.1.1 生态旅游 | 第9页 |
2.1.2 乡村景观 | 第9-10页 |
2.1.3 本土化景观设计 | 第10-11页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页 |
2.3 相关案例研究 | 第12-15页 |
2.3.1 德国乡村的发展与演变 | 第12-13页 |
2.3.2 神农架旅游区生态化建设 | 第13-14页 |
2.3.3 万湾村民俗文化景观建设 | 第14-15页 |
3 从化溪头村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分析 | 第15-25页 |
3.1 溪头村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5页 |
3.2 溪头村生态旅游景观优劣因素 | 第15-24页 |
3.2.1 优势(Strength)分析 | 第15-22页 |
3.2.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第22-23页 |
3.2.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第23-24页 |
3.3 溪头村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 第24-25页 |
4 溪头村生态旅游本土化理论依据与表达途径 | 第25-31页 |
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5-26页 |
4.2 大众行为心理学理论 | 第26-28页 |
4.3 景观美学原理 | 第28-29页 |
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页 |
4.5 旅游学原理 | 第29-30页 |
4.6 景观设计的传播学偏向 | 第30-31页 |
5 溪头村生态旅游本土化景观设计实证 | 第31-48页 |
5.1 设计内容与规划策略 | 第31-37页 |
5.1.1 功能分区 | 第31-33页 |
5.1.2 空间规划 | 第33-34页 |
5.1.3 形象设计 | 第34-36页 |
5.1.4 生态设计 | 第36-37页 |
5.2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保护 | 第37-39页 |
5.2.1 自然景观保护 | 第37-38页 |
5.2.2 人文景观整合 | 第38页 |
5.2.3 乡村聚落改造 | 第38-39页 |
5.2.4 景观廊道构建 | 第39页 |
5.3 生态旅游本土化景观设计 | 第39-48页 |
5.3.1 合理利用山水地形 | 第39-40页 |
5.3.2 保持传统建筑特色 | 第40-43页 |
5.3.3 尽量运用乡土植物 | 第43-44页 |
5.3.4 巧妙激活水体景观 | 第44-45页 |
5.3.5 发挥景观小品点景 | 第45页 |
5.3.6 优化乡土环境设施 | 第45-48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