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文献法 | 第13页 |
1.2.2 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1.2.3 访谈法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内容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概念、理论阐释 | 第15-19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5-16页 |
2.1.2 政府职能界定 | 第16-18页 |
2.1.3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2.1 国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 | 第19页 |
2.2.2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 | 第19-23页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分析 | 第23-31页 |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 第23-28页 |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 第23-24页 |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地方政府职能 | 第24-28页 |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第28-31页 |
3.2.1 机构、制度建设职能 | 第29页 |
3.2.2 社会参与引导职能 | 第29-30页 |
3.2.3 有限委托管理职能 | 第30页 |
3.2.4 市场监管职能 | 第30-31页 |
第4章 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方政府职能分析 | 第31-42页 |
4.1 历史悠久的酉阳县及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1-34页 |
4.1.1 酉阳县简介 | 第31页 |
4.1.2 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况 | 第31-32页 |
4.1.3 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代表 | 第32-34页 |
4.2 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 | 第34-38页 |
4.2.1 事业化保护模式下酉阳县政府职能的发挥 | 第34-35页 |
4.2.2 产业化保护模式下酉阳县政府职能的发挥 | 第35-36页 |
4.2.3 产业化保护模式与事业化保护模式下酉阳县政府共有职能的发挥 | 第36-38页 |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酉阳县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8-42页 |
4.3.1 事业化保护模式下酉阳县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不足 | 第38-39页 |
4.3.2 产业化保护模式下酉阳县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4.3.3 产业模式与事业模式下存在的共同问题 | 第40-42页 |
第5章 完善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职能的对策 | 第42-47页 |
5.1 事业化保护模式下完善酉阳县政府有限委托职能之对策 | 第42-43页 |
5.1.1 在人员编制审批方面 | 第42页 |
5.1.2 在资金保障方面 | 第42-43页 |
5.2 产业化保护模式下完善政府监管职能之对策 | 第43-44页 |
5.2.1 落实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政府监管职能 | 第43页 |
5.2.2 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开发中的政府监管职能 | 第43-44页 |
5.3 事业化保护模式与产业化保护模式下之共通对策 | 第44-47页 |
5.3.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政策法规 | 第44-45页 |
5.3.2 完善政府社会参与引导职能 | 第45-47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