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J市审计机关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政府审计风险及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9-23页 |
2.1 政府审计风险概念 | 第19页 |
2.2 政府审计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3 系统论 | 第21页 |
2.3 政府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3.1 路径依赖 | 第21-22页 |
2.3.2 利益集团 | 第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政府审计风险调查问卷与分析 | 第23-42页 |
3.1 调查问卷 | 第23-25页 |
3.1.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23-24页 |
3.1.2 问卷数据回收 | 第24-25页 |
3.2 问卷数据处理 | 第25-27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7-41页 |
3.3.1 基础数据分析 | 第27-37页 |
3.3.2 模型要素分析 | 第37-39页 |
3.3.3 风险点分析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政府审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6页 |
4.1 政府审计风险因子分析 | 第42-50页 |
4.1.1 基础信息分析 | 第42-43页 |
4.1.2 因子分析 | 第43-48页 |
4.1.3 综合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4.2 政府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50-55页 |
4.2.1 审计管理水平 | 第50-51页 |
4.2.2 审计人力资源 | 第51-52页 |
4.2.3 社会环境 | 第52-53页 |
4.2.4 审计独立性 | 第53页 |
4.2.5 审计体制 | 第53页 |
4.2.6 审计方法 | 第53-54页 |
4.2.7 审计检查和问责 | 第54-55页 |
4.3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政府审计风险的控制 | 第56-66页 |
5.1 现行政府审计风险控制情况 | 第56-57页 |
5.2 政府审计风险控制方法 | 第57-64页 |
5.2.1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 | 第57-59页 |
5.2.2 改进审计方法 | 第59-60页 |
5.2.3 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 第60-62页 |
5.2.4 完善审计制度 | 第62-63页 |
5.2.5 降低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63-64页 |
5.2.6 保证审计独立性 | 第64页 |
5.3 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66-6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72页 |
附录B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