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采用BOT与PPP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目标及创新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介绍第18-26页
    2.1 BOT融资模式概述第18-19页
        2.1.1 BOT模式的含义第18页
        2.1.2 BOT模式的运行程序第18-19页
        2.1.3 BOT模式融资特征第19页
    2.2 PPP融资模式概述第19-21页
        2.2.1 PPP模式的含义第19页
        2.2.2 PPP模式的运行程序第19-20页
        2.2.3 PPP模式融资特征第20-21页
    2.3 BOT与PPP融资模式的比较第21-22页
        2.3.1 BOT与PPP模式的相同点第21页
        2.3.2 BOT与PPP模式的不同点第21-22页
    2.4 BOT与PPP两种融资模式成功与失败案例第22-26页
第3章 新机场高速公路综述第26-32页
    3.1 项目背景介绍第26-28页
    3.2 基础数据与相关技术指标介绍第28-32页
        3.2.1 新机场高速公路工程规模第28页
        3.2.2 交通量预测第28-29页
        3.2.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29-30页
        3.2.4 收费收入的计算第30-32页
第4章 新机场高速公路两种融资模式对比分析第32-58页
    4.1 融资模式财务分析第32-38页
        4.1.1 融资前分析第33-38页
        4.1.2 融资后分析第38页
    4.2 采用BOT与PPP融资模式对比分析第38-53页
        4.2.1 宏观环境分析对比第39页
        4.2.2 运作模式分析对比第39-40页
        4.2.3 融资前分析对比第40-47页
        4.2.4 融资后分析对比第47-53页
    4.3 采用两种融资模式分别存在的问题第53-58页
第5章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58-62页
    5.1 延伸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5.1.1 交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第58页
        5.1.2 交通项目缺乏创新性的投资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第58-59页
        5.1.3 融资结构不合理,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第59页
    5.2 对策建议第59-62页
        5.2.1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第59-60页
        5.2.2 明确政府界限,加强风险防范第60页
        5.2.3 融资模式创新,多种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第60-6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页
    6.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分市场效应研究--以青岛地铁M3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