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矿业、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黑色金属冶炼论文

烧结烟气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硫中毒再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烧结烟气的特征及脱硝现状第11-13页
        1.2.1 烧结烟气特征第11页
        1.2.2 烧结烟气脱硝现状第11-13页
    1.3 NH_3-SCR脱硝技术原理第13-14页
        1.3.1 标准SCR反应第13-14页
        1.3.2 快速SCR反应第14页
    1.4 烧结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16页
        1.4.1 锰基催化剂第14-15页
        1.4.2 钒基催化剂第15页
        1.4.3 沸石催化剂第15-16页
        1.4.4 烧结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工业应用第16页
    1.5 锰基低温SCR催化剂SO_2、H_2O中毒及再生研究进展第16-19页
        1.5.1 沉积的硫酸铵盐第16-17页
        1.5.2 活性位点的硫酸化第17-18页
        1.5.3 水蒸汽的影响第18页
        1.5.4 再生第18-19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1.7 研究路线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系统和方法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试剂第22页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2-23页
    2.4 粉末状催化剂的制备第23页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3-24页
    2.6 催化剂中毒与再生实验。第24-25页
    2.7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5-29页
        2.7.1 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测试(BET)第25页
        2.7.2 X射线衍射(XRD)第25-26页
        2.7.3 扫描电镜(SEM)第26页
        2.7.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6-27页
        2.7.5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7页
        2.7.6 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DRIFTS)第27-28页
        2.7.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7.8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第28-29页
    2.8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稀土元素Ho、Nd改性锰基催化剂制备、表征与低温脱硝性能研究第30-50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Ho改性Mn/Ti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研究第30-41页
        3.2.1 不同含量Ho_2O_3添加对锰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影响第30-31页
        3.2.2 Ho_2O_3添加对锰基催化剂理化性质影响第31-41页
    3.3 Nd改性Mn/Ti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研究第41-49页
        3.3.1 不同含量Nd_2O_3添加对锰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影响第41-42页
        3.3.2 Nd_2O_3添加对锰基催化剂理化性质影响第42-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Ho改性的Mn/Ti催化剂的抗硫抗水性能研究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第50-51页
    4.3 催化剂抗水性能研究第51-52页
    4.4 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研究第52-53页
    4.5 中毒前后催化剂表征结果第53-59页
        4.5.1 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测试第54页
        4.5.2 催化剂晶相鉴定与表面形貌分析第54-56页
        4.5.3 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分析第56-57页
        4.5.4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分析第57-58页
        4.5.5 失活催化剂热重变化曲线第58-59页
    4.6 Ho改性催化剂抗SO_2中毒机理研究第59-63页
        4.6.1 SO_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第59-60页
        4.6.2 SO_2对NH_3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影响第60-61页
        4.6.3 SO_2对N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影响第61-63页
        4.6.4 SO_2对反应机理的影响第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实验研究第64-75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水洗再生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4-65页
    5.3 热再生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5-68页
        5.3.1 氮气热再生第65-66页
        5.3.2 氨气热再生第66-67页
        5.3.3 氢气热再生第67-68页
    5.4 再生前后催化剂表征分析第68-74页
        5.4.1 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分析第69页
        5.4.2 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分析第69-70页
        5.4.3 催化剂表面酸性分析第70-71页
        5.4.4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分析第71-73页
        5.4.5 催化剂热重变化曲线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第75-77页
    6.1 总结第75-76页
    6.2 建议与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机器人机器视觉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硅基亚波长结构功率/偏振分束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