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课题意义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 第13-15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 第16-31页 |
2.1 气象数据 | 第16-18页 |
2.1.1 数据源 | 第16页 |
2.1.2 数据分类 | 第16-17页 |
2.1.3 NetCDF格点数据 | 第17-18页 |
2.2 数据库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2.2.1 MySQL主从复制 | 第19-20页 |
2.2.2 MySQL分区 | 第20页 |
2.3 JAVA相关技术 | 第20-23页 |
2.3.1 JavaNIO流介绍 | 第20-21页 |
2.3.2 内存映射文件技术 | 第21-22页 |
2.3.3 Spring+Mybatis+SpringMVC框架介绍 | 第22-23页 |
2.4 气象预报系统简介与气象数据采集方案 | 第23-25页 |
2.5 气象数据处理方式的介绍与改进 | 第25-30页 |
2.5.1 现有气象预报数据调用方式 | 第25-27页 |
2.5.2 改进后气象数据处理方式 | 第27-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气象预报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31-37页 |
3.1 气象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1-35页 |
3.1.1 功能性需求 | 第31-33页 |
3.1.2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3-34页 |
3.1.3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2 气象数据处理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气象预报数据处理子系统的实现 | 第37-62页 |
4.1 系统环境 | 第37页 |
4.2 气象报文自动化监测设计与实现 | 第37-40页 |
4.2.1 功能描述 | 第37页 |
4.2.2 自动化监测流程分析 | 第37-39页 |
4.2.3 自动化监测的实现 | 第39-40页 |
4.3 气象报文解析的设计与实现s | 第40-45页 |
4.3.1 功能描述 | 第40-41页 |
4.3.2 气象报文解析流程分析 | 第41-44页 |
4.3.3 气象报文解析性能优化处理 | 第44-45页 |
4.4 CIMISS数据采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8页 |
4.4.1 功能描述 | 第45页 |
4.4.2 数据采集流程分析与实现 | 第45-47页 |
4.4.3 CIMISS数据采集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4.5 气象数据补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0页 |
4.5.1 功能描述 | 第48页 |
4.5.2 数据补录流程分析与实现 | 第48-50页 |
4.6 MySQL数据库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50-55页 |
4.6.1 功能描述 | 第50-51页 |
4.6.2 月表分区和维护的实现 | 第51-53页 |
4.6.3 基于Spring框架的读写分离实现 | 第53-54页 |
4.6.4 主库宕机解决方案的实现 | 第54-55页 |
4.7 基于NC文件的数据解析 | 第55-58页 |
4.7.1 功能介绍 | 第55页 |
4.7.2 NC文件的数据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4.7.3 NC文件的解析 | 第56-58页 |
4.8 气象数据调度 | 第58-61页 |
4.8.1 功能介绍 | 第58-59页 |
4.8.2 气象数据调度的详细分析 | 第59-61页 |
4.8.3 气象数据调度的实现 | 第6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气象预报数据处理子系统的测试方案与性能分析 | 第62-70页 |
5.1 系统测试分析 | 第62-64页 |
5.1.1 系统环境搭建 | 第62页 |
5.1.2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2-63页 |
5.1.3 系统测试原理 | 第63-64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64-69页 |
5.2.1 自动化气象报文解析的测试 | 第64-65页 |
5.2.2 气象报文数据的时延性测试 | 第65页 |
5.2.3 CIMISS气象数据采集的测试 | 第65-67页 |
5.2.4 气象数据补录功能的测试 | 第67页 |
5.2.5 NC文件解析的测试 | 第67-68页 |
5.2.6 气象数据调度的测试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