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AG的可达性查询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概述 | 第13-21页 |
2.1 相关数据结构及其定义 | 第13-15页 |
2.2 可达性查询的基本知识 | 第15-17页 |
2.3 可达性查询的相关算法 | 第17-20页 |
2.3.1 Label-Only类可达性算法 | 第17-19页 |
2.3.2 Label+G类可达性算法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影子定位索引构建算法SP | 第21-31页 |
3.1 问题分析 | 第21-24页 |
3.2 SP基本思想 | 第24-27页 |
3.3 算法描述 | 第27-30页 |
3.3.1 索引构建 | 第27-30页 |
3.3.2 查询处理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高效可达性查询算法IERch~+ | 第31-39页 |
4.1 问题分析 | 第31页 |
4.2 高效可达性查询索引的生成 | 第31-38页 |
4.2.1 双向编码方案 | 第31-34页 |
4.2.2 基于巨大结点的剪枝策略 | 第34-36页 |
4.2.3 查询处理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实验分析 | 第39-64页 |
5.1 实验简介 | 第39页 |
5.2 数据集 | 第39-40页 |
5.3 评价指标 | 第40-41页 |
5.4 IERch~+可达性查询算法性能分析 | 第41-62页 |
5.4.1 Label+G类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 第41-54页 |
5.4.2 区间扩展类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 第54-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