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山水画中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六朝山水画的相关概念 | 第15-24页 |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涵义 | 第15-17页 |
二、生态美与自然美的解读 | 第17-19页 |
三、六朝山水画与生态美学对话的可能性 | 第19-24页 |
(一)走进自然:生态审美观的相通性 | 第20-21页 |
(二)肯定自然:生态价值观的同一性 | 第21-22页 |
(三)融入自然:生态伦理观的契合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六朝山水画的生态意蕴 | 第24-37页 |
一、传神:人与自然的亲和 | 第24-28页 |
(一)传神的理论内涵 | 第24-26页 |
(二)传神下的山水之乐 | 第26-28页 |
二、卧游:人对自然的深情 | 第28-30页 |
(一)卧游的基本内涵 | 第28-29页 |
(二)神与物游的生态境界 | 第29-30页 |
三、明神:人与自然的融合 | 第30-33页 |
(一)明神的理论内涵 | 第30-32页 |
(二)融为一体的自然观 | 第32-33页 |
四、气韵:人与自然的共生 | 第33-37页 |
(一)气韵的理论内涵 | 第33-35页 |
(二)浓郁生命之美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六朝山水画的生态图景 | 第37-46页 |
一、自然景观的生态展现 | 第37-41页 |
(一)美在自美:生机盎然 | 第37-39页 |
(二)和谐相处:生态境界 | 第39-41页 |
二、贴近自然的生态风尚 | 第41-46页 |
(一)超凡脱俗:魏晋风度 | 第41-43页 |
(二)自由洒脱:服饰审美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六朝山水画的生态价值 | 第46-51页 |
一、树立栖居家园的生态情怀 | 第46-48页 |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亲近 | 第46-47页 |
(二)追求诗意的精神家园 | 第47-48页 |
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第48-51页 |
(一)传播生态自然理念 | 第48-50页 |
(二)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