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海丝精神的诠释--厦门海上丝绸之路航海纪念碑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项目创作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纪念碑设计的相关文献综述第9-10页
        1.2.1 国内纪念碑设计的相关文献综述第9页
        1.2.2 国外纪念碑设计的相关文献综述第9-10页
    1.3 厦门海上丝绸之路航海纪念碑创作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3.1 航海纪念碑创作设计的目的第10页
        1.3.2 航海纪念碑创作设计的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对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研究第12-15页
    2.1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第12页
    2.2 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12页
    2.3 郑和下西洋历史与现实意的思考第12-14页
        2.3.1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第12-13页
        2.3.2 郑和下西洋的现实意义第13-14页
    2.4 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第14页
    2.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三章 关于纪念碑设计的相关调研第15-28页
    3.1 纪念碑概念阐述第15页
    3.2 国内外纪念碑的发展状况第15-18页
        3.2.1. 纪念碑项目国内的发展状况第15-18页
        3.2.2. 纪念碑式项目国外的发展状况第18页
    3.3 对厦门本地纪念碑的考察分析第18-24页
        3.3.1 对厦门本地纪念碑现状考察第18-23页
        3.3.2 未来厦门纪念碑设计趋势分析第23-24页
    3.4 国外优秀纪念碑及建筑案例对厦门航海纪念碑的启发第24-27页
        3.4.1 第三国际纪念碑对厦门航海纪念碑的启发第24-25页
        3.4.2 卡拉特拉瓦现代建筑对厦门航海纪念碑的启发第25-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海丝精神下的航海纪念碑设计实践第28-44页
    4.1 项目基地概况第28页
    4.2 航海纪念碑设计的影响因素第28-31页
        4.2.1 地域文化因素第28-29页
        4.2.2 地理环境因素第29-30页
        4.2.3 主题表现因素第30-31页
    4.3 航海纪念碑设计的原则第31-34页
        4.3.1 整体协调原则第31页
        4.3.2 关于形式创新的个性鲜明原则第31-32页
        4.3.3 时代性原则第32-33页
        4.3.4 文化多元性原则第33-34页
    4.4 航海纪念碑的设计定位与设计构思第34-37页
        4.4.1 航海纪念碑的设计定位第34页
        4.4.2 航海纪念碑的设计构思第34-37页
    4.5 设计阐述第37-43页
        4.5.1 总平面布局第37-38页
        4.5.2 综合技术分析第38-39页
        4.5.3 航海纪念碑主体建筑设计第39-41页
        4.5.4 纪念广场及周边景观的设计第41-42页
        4.5.5 航海纪念碑作为公共艺术对厦门城市景观的贡献第42-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件第49-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时代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初探--以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下一篇:基于博弈视角下破解腐败周期律的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