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11-12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市场应用前景第12页
    1.3 超级电容器组成结构第12-17页
        1.3.1 电极材料第13-16页
        1.3.2 隔膜第16页
        1.3.3 电解液第16-17页
        1.3.4 集流体第17页
    1.4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第17-18页
        1.4.1 双电层电容器第17-18页
        1.4.2 赝电容器第18页
    1.5 超级电容器的评价指标第18-20页
        1.5.1 比容量第18-19页
        1.5.2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第19-20页
        1.5.3 循环寿命第20页
        1.5.4 自放电率第20页
        1.5.5 热稳定性第20页
    1.6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第20-22页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测试方法第23-31页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页
        2.1.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内容第24-25页
        2.2.1 ZIF-67的制备第24-25页
        2.2.2 ZIF-8的制备第25页
        2.2.3 Co@PC的制备第25页
        2.2.4 Ni(OH)_2/Co@PC的制备第25页
    2.3 样品的物理表征第25-27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5-26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6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6页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6页
        2.3.5 拉曼光谱(Raman)第26-27页
        2.3.6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BET)第27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7页
    2.4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31页
        2.4.1 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的制备第27-28页
        2.4.2 超级电容器测试体系第28页
        2.4.3 循环伏安(CV)测试第28-29页
        2.4.4 恒电流充放电(GCD)测试第29-30页
        2.4.5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第31-48页
    3.1 MOF结构与性能第31-38页
        3.1.1 XRD表征分析第31页
        3.1.2 FT-IR表征分析第31-32页
        3.1.3 FESEM、TEM与EDS分析第32-34页
        3.1.4 BET表征分析第34-35页
        3.1.5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35页
        3.1.6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35-36页
        3.1.7 倍率性能测试分析第36-37页
        3.1.8 循环稳定性测试分析第37页
        3.1.9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分析第37-38页
    3.2 Co@PC结构与性能第38-47页
        3.2.1 XRD表征分析第38-39页
        3.2.2 FT-IR表征分析第39-40页
        3.2.3 FESEM、TEM分析第40-41页
        3.2.4 BET表征分析第41-42页
        3.2.5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42-44页
        3.2.6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44-45页
        3.2.7 倍率性能测试分析第45页
        3.2.8 循环稳定性测试分析第45-46页
        3.2.9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分析第46-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Ni(OH)_2/Co@PC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第48-62页
    4.1 Ni(OH)_2/Co@PC结构与性能第48-56页
        4.1.1 XRD表征分析第48页
        4.1.2 FT-IR表征分析第48-49页
        4.1.3 FESEM、TEM与EDS分析第49-51页
        4.1.4 Raman表征分析第51页
        4.1.5 XPS表征分析第51-52页
        4.1.6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52-53页
        4.1.7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53-54页
        4.1.8 倍率性能测试分析第54-55页
        4.1.9 循环稳定性测试分析第55-56页
        4.1.10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分析第56页
    4.2 Ni(OH)_2/Co@PC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性能研究第56-61页
        4.2.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第56-58页
        4.2.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分析第58页
        4.2.3 倍率性能测试分析第58-59页
        4.2.4 循环稳定性测试分析第59-60页
        4.2.5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测试分析第60-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长传输线并网的光伏逆变器系统谐振分析与抑制
下一篇:主动配电网中多微网鲁棒环境经济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