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红果番茄自交系和优良杂交组合选育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1 课题的提出第10页
    2 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第10-13页
        2.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第10-11页
        2.2 番茄晚疫病第11页
        2.3 番茄青枯病第11-12页
        2.4 番茄灰叶斑病第12-13页
    3 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第13-15页
        3.1 同异分析法第13-14页
        3.2 四元联系数多因素态势排序分析法第14页
        3.3 DTOPSIS法第14-15页
    4 分子技术辅助育种进展第15-16页
        4.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15-16页
        4.2 分子设计育种第16页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大红番茄自交系的选育第17-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1.1 试验材料第17-18页
            1.1.1 高世代自交系第17页
            1.1.2 抗青枯病不同世代的材料第17页
            1.1.3 不同世代的分离材料第17-18页
            1.1.4 收集的F_2果实材料及引进材料第18页
        1.2 试验方法第18-20页
            1.2.1 田间栽培管理第18页
            1.2.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第18页
            1.2.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18-19页
            1.2.4 回交转育第19页
            1.2.5 自交系选育的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30页
        2.1 多抗自交系的选育第20-25页
            2.1.1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多抗自交系第20-23页
            2.1.2 高世代分离材料性状调查第23-25页
        2.2 抗青枯病自交系的选育第25-27页
            2.2.1 部分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调查第25-26页
            2.2.2 分子标记检测第26页
            2.2.3 青枯病病菌对部分番茄材料接种鉴定结果第26-27页
        2.3 抗晚疫病自交系的选育第27-30页
            2.3.1 回交转育的材料第27-28页
            2.3.2 选育过程第28页
            2.3.3 部分回交后代农艺性状的调查第28-30页
    3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1 多抗自交系的选育第30页
        3.2 抗青枯病自交系的选育第30页
        3.3 抗晚疫病自交系的选育第30-32页
第三章 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第32-6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1.1 试验材料第32页
        1.2 试验方法第32-35页
            1.2.1 田间栽培管理第32-33页
            1.2.2 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调查及测定第33页
            1.2.3 抗病性的调查及检测第33页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3页
            1.2.5 综合比较组合的几种方法第33-35页
    2 结果和分析第35-62页
        2.1 2015年秋季露地组合比较试验第35-44页
            2.1.1 各组合植物学性状调查第35-36页
            2.1.2 各组合果实外观性状调查第36-37页
            2.1.3 各组合果实品质测定第37页
            2.1.4 分子标记检测第37-38页
            2.1.5 各组合产量测定第38页
            2.1.6 参试组合综合评价第38-43页
            2.1.7 本节小结第43-44页
        2.2 2015年春季组合比较试验第44-51页
            2.2.1 各组合叶色和花相关性状的调查结果第44-45页
            2.2.2 各组合果实外观性状的调查结果第45-47页
            2.2.3 各组合果实营养品质测定第47-48页
            2.2.4 各组合产量比较第48-49页
            2.2.5 对各组合进行综合分析第49-51页
            2.2.6 小结第51页
        2.3 2015年秋季组合比较试验(东西湖)第51-62页
            2.3.1 各组合叶和花相关性状的调查结果第51-53页
            2.3.2 各组合果实外观性状调查第53-55页
            2.3.3 各组合果实影响品质性状测定第55-57页
            2.3.4 各组合果实产量性状测定第57-59页
            2.3.5 各组合综合分析第59-61页
            2.3.6 部分组合抗病性检测第61页
            2.3.7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讨论第62-65页
    1 大红番茄自交系的选育第62页
    2 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枳低温响应基因ERF109和ZFP1转化柑橘及转基因植株鉴定
下一篇:枳转录因子NAC72、ABF2调控ADC及腐胺合成的研究